大家都不太相信,可是年后没多久,一匹快马便来到了许都,郭嘉接到细作传来的消息,急匆匆的来见曹操。
这已经是惯例了,荀彧现在属于一个中间桥梁式的人物,既是曹操的人,也负责协调皇宫里的大小事务,每次的朝会他都会参加。
明知道曹操一手遮天,还敢直言劝谏,他绝不是傻瓜,他是真的希望刘协支棱起来,希望汉室能变好。
曹操和袁绍的决战,当时曹营很多人都产生了畏敌的情绪,荀彧却一阵见血的指出了袁绍的软肋,还逐条帮曹操分析,给曹操打气。
孔融无非就是经常牢骚抱怨,他不敢骂曹操,更不敢反抗曹操,甚至杨修还为曹操做事!
宫里宫外,到处都是曹操的眼线,刘协如果任由祢衡继续吐露心声,把曹操大骂一通,这样只会害了祢衡。
再次是荀彧,他也看不起,骂的又轻了一些。
刘协却站了起来,表情突然很严肃,“朕夜观星象,发现东南方向有妖星出没,恐有祸事即将发生,袁术居于淮南,一直图谋不轨,而孙坚曾经在洛阳得到了传国玉玺,而玉玺现在就在袁术的手中,朕推测,不日袁术就会有称帝之举。”
堪称三国早期顶级的预言家,荀彧比什么章鱼保罗、乌贼刘,强的多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根据时局,根据人心,荀彧总能做出精准的推断。
转过天来,举行朝会的时候,祢衡也受到了邀请,曹家班除了荀彧,其他人都没有参加。
祢衡痛心疾首,即便宫里有曹操的眼线,祢衡也不在乎。
过了好一会,刘协说道:“诸位卿家所议论的问题,荀令君一定会妥善处置的,今天,有一件事朕要说。”
因为,杨修和孔融,虽然也同情汉室,同情皇帝,但他们却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董承、王子服等人,一个接着一个,开始讨论。
朝会虽然意义不大,但荀彧一次不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系着汉室仅存的一点颜面。
刘协一番话说完,大殿中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瞪大眼睛,惊讶的看着刘协。
“明公,袁术称帝了!”
“袁术竟然真的擅自称帝了,陛下果然说中了。”曹操听到这个消息,也当场愣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