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儿子没跟上来,典韦顿时瞪起眼睛,冲身后大吼了一声,“你这个竖子,还不过来拜见陛下和大公子。”
典韦嗓门大,像打雷一样,不一会,一个小一号的典韦跑了过来。
两父子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长得都是身高马大,一身的横肉。
才十几岁的典满,个头就已经超过了刘协,两眼大如铜铃,不过眼神有些发呆,刘协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典韦看起来有些憨厚,典满也继承了这一点。
“还不跪下。”
见儿子瞅着刘协看个不停,典韦生气的又吼了一嗓子。
典满刚要下跪,刘协便摆了摆手,“算了,多大了?”
“十四岁了。”
刘协认真打量了几眼,欣慰的说道:“不错,虎父无犬子,一瞧这身板,长大了指定和你父亲一样,也是力大无穷的悍将。”
聊了几句,刘协心中好奇,便随着典韦来到了铁匠铺,里面正干的热火朝天,一阵阵热浪从屋里冲出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个不停。
刘协探身进去看了几眼,中间有一个竖起的大火炉,里面的碳火烧的赤红无比,有三个铁匠正在轮流的敲打着一个烧红的铁棍。
打铁没什么稀奇的,但旁边的一个小型的水排不停的转动着,引起了刘协的注意。
水排和翻车原理差不多,只不过个头更小了一些,在水排的另一侧,牵引着一个巨大的皮囊,皮囊一张一合,随着水排的转动,把气流不断的送入炉膛内。
跟刘协后世所见到的风箱,截然不同,刘协只看了几眼,便抽身离开了。
和曹昂典韦父子分开后,赵云道:“陛下,典韦对您非常尊敬,就算不能明着拉拢他,我觉得陛下可以把典满招到身边。”
刘协摇了摇头,“那样做,用意太明显了,保持现状就可以了,有的时候,不一定非得拉拢过来。”
来到尚书房,荀彧正在审阅各地的奏报,他埋首案牍,认真的就好像和桌案融为了一体,周围的一切,仿佛全都影响不到他。
毛玠看到了刘协,刚要行礼,刘协摆了摆手,轻轻的走了进来。
尚书房是整个许都最忙碌的机构,没有之一。
各地的奏报、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曹操下达的政令,还有各地的人员调动…所有的一切,全都归这里负责。
别的地方,可能有浑水摸鱼的闲人懒人,但这里,刘协经常来,深有感触,所有人都很忙,曹操选的全都是实干派。
这一点,刘协不得不承认,他也要好好的向曹操学习。
刘协在一旁站了好久,荀彧才抬头看到他,把荀彧吓了一跳,慌忙站了起来。
刘协走了过去,伸手在荀彧的后背拍了一下,关切的说道:“长时间久坐,不利于气血运转,起来最好稍稍的活动一下。”
刘协说着,做了一个弯腰的姿势,挥手转身,示范了一下。
又看向其他人,刘协道:“还有你们,都是朝中的股肱重臣,就算再忙,也要适当的舒展一下身体,活动活动手脚,揉一揉眼睛,这样才能变的更健康,做事也更有成效。”
大家都好奇的看着刘协,毛玠、荀彧都是举止稳重之人,他们此刻感觉皇帝摇头转身的这几个动作,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