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十胜十败

刘协点了点头,“这用兵打仗,朕自知也帮不上什么忙,朕今日来此,只是想着说一下朕的看法。”

“敢问陛下有何高见?”曹操多少来了点兴趣。

刘协道:“朕觉得,面对袁绍,曹公优势还是很多的,在朕看来曹公有十胜,袁绍有十败!”

曹操吃惊的瞪大了眼睛,“陛下,敢问臣有哪十胜?袁绍有哪十败?”

其实建安二年,郭嘉就已经提出了十胜十败!

但是,郭嘉说归说,这是曹操和郭嘉私下里谈论的,非常机密。

曹操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别人,郭嘉也不会到处乱说,可是突然听到刘协这么说,曹操大为惊讶。

刘协清了清嗓子,说道:“朕此番过来,就是想告诉曹公,不必有何顾虑,朕以为,

袁绍繁礼多仪,曹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袁绍虽是一方霸主,却以下犯上,曹公乃朕之股肱,帮朕平定天下,此义胜也;

袁绍以宽济宽,法度不严,军令法度形同虚设,曹公治军森严,治政有序,将士用命,文武齐心,此治胜也;

袁绍外宽内忌,用人多疑,所重用的大多是亲戚子弟,而曹公用人无疑,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此度胜也;

袁绍好谋无断,优柔寡断,曹公行事果断,能随机应变,此谋胜也;

袁绍沽名钓誉,虚有其表,身边多是敷衍应付之徒,反而刚烈直言劝谏的得不到重视,曹公以诚待人,胸怀若谷,愿意采纳忠言,此德胜也;

袁绍看到的,才会顾虑到,看不到的,却不予理会,只做表面文章,缺乏大局观。曹公事无巨细,都能重视,此仁胜也!

袁绍君臣不和,大臣各自争权,不乏奸佞陷害同僚之徒,文武并不齐心,谗言惑乱,曹公处事公平,用人得当,上下齐心,三军用命,此明胜也;

袁绍是非不分,忠奸不辨,曹公赏罚分明,对的以礼相待,错的以法相对,此文胜也;

袁绍带兵打仗只知道虚张声势,不通兵法,曹公用兵如神,擅长出奇制胜,经常以少胜多逆转局面,此武胜也。”

刘协侃侃而谈,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不仅有理有据,还极力的称赞了曹操。

曹操认真的听着,原本紧锁的双眉,皱的更紧了,竟然陛下的这番言论,和郭嘉的原话惊人的一致。

曹操平复了一下惊讶的心情,问道:“陛下,这些是谁告诉你的?”

刘协摇了摇头,“没有啊,朕这不刚刚才听说袁绍出兵了,就赶过来了。”

这?这?这?曹操顿时满脑子的问号。

难道这些,都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陛下可就太不简单了!

“曹公,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不足为虑,昔日的董卓,兵马何其强盛,远胜过袁绍,可是结果呢?现在董卓的尸体早已化为灰烬。”

“再说袁绍刚刚被行刺过,一时半会也很难痊愈,再加上,白发人送黑发人,丧子之痛也会折磨他一辈子,还有最重要的,朕觉得,袁绍死了一个儿子,反而会让剩下的两个儿子竞争更加激烈,这才是袁绍最大的隐患。”

刘协的分析,更加全面,除了十胜十败,还提到了袁绍的伤势和丧子之痛,还有今后袁谭和袁尚的竞争关系。

关靖连刺两刀,在古代这种医疗条件下,想彻底痊愈,根本是不可能的。

曹操连连点头,“陛下竟看的如此通透,如此看来,袁绍虽强,却处处透着隐患,并非不可战胜。”

刘协点点头,“曹公,朕相信伱,最终一定能够打赢袁绍,朕有曹公,何惧天下!”

“朕有曹公,何惧天下!”这句话,曹操已经听过好多次了,每一次都让曹操心里一阵激动,冷静下来,曹操又觉得陛下太擅长拿捏人心了。

如果曹操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做大汉的忠臣,不管刘协怎么夸他,他只会激动,只会发誓效命。

但他现在的想法,既想做忠臣,又想等实力强大后脱离皇帝的掌控。

所以,每次刘协夸他,曹操的内心都会自我斗争一番,高兴一阵子,马上就会冷静下来。

曹操把刘协送走后,马上返回议事厅。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众人便发现曹操面带喜色,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