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朕赏你一门婚事

蔡家真的完了吗?

诸葛亮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庞德公和司马徽,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人,诸葛亮有幸和他们聊过几次。

但是想要得到两人的点评,很不幸,诸葛亮虽然聪慧过人,但他却没有引起他们过多的关注。

一直到天快黑的时候,直到两位高人起身离去,诸葛亮才离开酒肆。

刚刚回到草庐,三弟诸葛均便拿给了他一封信,“二哥,刚才你不在,这是许都送来的,送信人说里面有惊喜,是陛下给你的的赏赐。”

“给我的赏赐?”

诸葛亮疑惑的把信打开,还是熟悉的笔锋,字里行间熟悉的语气。

“孔明,之前的考究,你表现很好,帮朕分忧,朕自然要有所赏赐,但你还没有入仕,朕便送你一桩亲事,荆州黄承彦之女,人品端正,贤良淑德,可堪良配。”

诸葛亮愣住了,有赏赐财宝的,有赏赐官爵的,可是轮到自己,竟然送给了自己一门亲事。

当然了,刘协倒没有直接赐婚,而是从中做媒,只是牵了一下红线。

接着往下看:孔明,朕送你的不只是一桩婚事,也是让你真正进入荆州上流圈子的一把钥匙。

诸葛亮不是荆州本地人,自从他从父去世后,他们兄妹几人相依为命,不管他多么聪明,多么有能力,荆州的上流圈子都很难接纳他。

:庞士元,哪怕长得丑,哪怕他离经叛道,他依然被推举为南州士人之冠。因为他是庞家人,是庞德公的侄子。

司马徽正是受了庞德公的委托,才点评了庞统,花花轿子人人抬,司马徽开了一个头,打那之后,荆州的上流圈子便人人传颂,替庞统传播名声。

刘协说的很直白,他要让诸葛亮名声大噪,正式进入荆州的上流社会。

虽然说,没有刘协的插手,诸葛亮的人生轨迹也会这么走,但刘协要提前把诸葛亮拉到自己身边,所以他要成为诸葛亮人生的贵人。

联系到司马徽一直都没有替自己点评,联系到今日皇帝信中的这些话,诸葛亮算是彻底明白了。

自己在他们眼里,终究只是一个外人!

司马徽是不会替自己扬名的,即便自己真有管仲乐毅之才,司马徽也不会。

他们之所以这么乐意替庞统扬名,因为世家本就是一体的,这次你帮衬别人,下一次,别人自然也会投桃报李的回馈你。

就好比孔融让梨,王祥卧冰,自古至今,让梨的人成千上万,为什么大家只记住了孔融,随便在冰上趴一趴,就成了世间少有的孝义之人,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归根到底,这只是世家营销的一个手段罢了。

别人让梨,没人替你宣传,没人替你扬名,但孔融,他是圣人之后,有大把大把的人替他宣传,替他扬名,让王祥在冰上趴一趴,也定然少不了有很大一批人帮着出主意帮着宣传。

“孔明,你不要气馁,你只是缺少一个契机,黄公之女与你是天作之合,绝不会让你失望,而黄公超然世外,很少过问荆州之事,和黄家结亲,对你没有任何的坏处。这门婚事,你自己做主,朕只是给你一个参考。”

夜里吃饭的时候,诸葛亮还在想着这件事。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两个兄弟,加起来兄弟姊妹五个人。

诸葛瑾去了江东,辅佐了孙权,剩下的兄妹四人相依为命。

大姐和二姐出嫁了,一个嫁到蒯家,一个嫁到庞家,但这中间却藏了许多的心酸。

他们的婚事还是在诸葛玄活着的时候敲定的,如果诸葛玄早就不在了,难以想象,她们还能不能顺利的嫁过去。

诸葛亮迫切的需要被认同,需要被荆州人接纳。

夜里躺在床上,诸葛亮还反复在想这件事,“黄公之女究竟是什么人的女子?陛下竟然说和我是天作之合?”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诸葛亮也不例外,他很想认识一下这位黄月英。

接下来,诸葛亮悄悄的打听了一下,得到的消息是黄承彦这两年一直在为女儿的婚事发愁,当大家提到黄月英的长相时,表情都会变的非常精彩。

诸葛亮见到徐庶后,徐庶也委婉的说了一句,“听说是位奇女子。”

徐庶是出于礼貌,他也没有见过,但却听人说过“奇丑无比”

但也有人说黄月英心性高洁,很有才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