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胸有成竹的回道:“陛下一定想不到,明公此时会对许都下手,卑职以为,一定能够成功。”
曹操的眼皮突然不悦的挑了一下,他不想成为这件事的“主谋”。
夺取许都这件事,自己绝不能挑头。
因为这个计划,风险极大,就算能控制许都,也不等于控制皇帝,一旦计划失败,随时有可能和皇帝翻脸,这几年,皇帝成长速度极快,所拥有的力量,甚至已经超过了曹操。
所以,曹操必须把一切可能的结果,都考虑进去。
一旦失败怎么办?一旦君臣反目怎么办?
一想到刘备刚刚被自己搞臭了,曹操变的格外警觉。
一旦出现问题,在许都作乱,这个罪名可不小!
曹操绝不允许这个罪名扣在自己的头上!绝不!
想明白之后,曹操对荀攸说道:“公达,这件事你要做,我会全力支持你,你如果没有信心,我看还是算了吧。”
荀攸何等聪明,一下子就听出了曹操话中所透出的弦外之音。
不是曹操“我想做”而是你荀攸“如果想做,我会全力支持你。”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曹操对许都虽然有很大的兴趣,但绝不会轻易的冒险,更不会自己挑头来做这件事。
荀攸如果想做,要什么,曹操就给他什么。
一旦出了事,所有的责任就必须由荀攸自己担着才行。
曹操知道,荀攸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他早已经被皇帝给盯上了,所以他急切的想要替曹操扳回局面,他觉得,只要曹操重新掌控许都,皇帝就不会把他怎么样了。
“公达,荆州初定,老夫实在无法分身,但只要你有把握,要多少兵马,我都可以满足你。”
荀彧想了想,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卑职愿为明公分忧。”
荀攸估算了一下,提出要五千兵马。
曹操很豪爽的说道:“我给你一万人马,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对许都,曹操无时无刻不在牵肠挂肚,他真的不甘心,毕竟他的家人都在那里,他在许都也花费了太多太多的心血。
曹操把曹仁和夏侯惇找来,为了最大限度的给荀攸提供支持,让他们亲自挑选精锐士卒,交给荀攸来指挥。
一切准备就绪,曹操亲自给荀攸送行,临分开的时候,曹操拉着荀攸的手,依依不舍,再三叮嘱。
荀攸已经下定了决心,他这么做,既是为了曹操,也是为了自己。
只有帮曹操掌控局面,他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可惜,不论是谁掌控局面,有些人,注定都会成为曹操和皇帝博弈的弃子。
皇帝真要想杀一个人,没人能保得住,程昱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会儿,可是曹操说了算,结果不还是乖乖的杀了程昱吗?
为了配合荀攸,曹操让兖州刺史夏侯惇返回兖州,荀攸所率领的兵马都从兖州向许都进发,夏侯惇给荀攸的行动,提供了必要的掩护和支持。
年底,是最松懈的时候,相应的,也是最容易成功的时候!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