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又是艰难的选择

周瑜和鲁肃也表示赞同,荆州既然皇帝不想插手了,那很显然,甘宁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刘备这边,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所以今日才站出来提醒孙权。

孙权兵力少,加上赤壁刚刚吃了败仗,刘协便适当的给了他点甜头,让他对荆南抢占先机。

要是让曹操提前得到消息,那孙权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曹操身边兵马多达十几万人呢。

果不其然,很快,甘宁就带人离开了,朝廷象征性的派人过来交接,丁奉第一时间就把消息传给了孙权。

孙权刚要出兵,周瑜却劝住了他,“主公,我觉得应该把这件事交给刘备。”

“公瑾,我们要把荆南交给刘备吗?”

周瑜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只是让刘备为我们打头阵,如果刘备能顺利占据荆南,我们再派人接管也不迟。”

“公瑾是不相信刘备?”孙权问道。

周瑜轻笑了一声,“刘备本就是迫于无奈才投奔主公的,我观此人多时,他虽然栖身江东,但他是不会甘心听命于主公的,所以我们要尽量的利用他,再说,对他的身份,我始终存有怀疑,主公也不可轻信刘备。”

一想到刘备是皇叔的身份,加上赤壁之战刘备几乎毫发无伤,孙权点了点头,“好,就照你的意思做吧。”

周瑜要让孙权把刘备当成江东的打手,当成可以杀敌的一把宝剑。

刘备接到命令后,很痛快的就答应了,反倒是关羽和张飞,对孙权非常不满。

…………

曹操回到襄阳,一切安然无恙,兵马他牢牢的握在了手里。

就连之前召集起来的文武,也暂时还没有让他们返回驻地。

曹仁是南阳太守,夏侯惇是兖州刺史,徐奕、毛玠、董昭这些人也都是一方封疆大吏。

曹操对这件事,心里也感到很矛盾,这一日,坐在书房里,他和郭嘉就在谈论此事。

“奉孝啊,老夫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待在荆州,董昭、毛玠这些人,你说应该怎么处置?要不要让他们返回驻地呢?”

郭嘉沉默了好久,他皱了皱眉,才说道:“明公,此事我也没有良策,不管怎么做,都是下下之策。”

“何以见得?”

“陛下借对付孙权的名义,让明公远离中原,短时间内,毛玠徐奕这些人,对明公的忠心是不用怀疑的,可时间若是长了,就算他们能甘心留在荆州,朝廷也不能任由各地官职出现空缺,毛玠是河内太守,徐奕是兖州别驾,董昭是魏郡太守,司马朗是河南尹……若他们长期留在荆州,陛下一定会派人接替他们的。”

“而如果让毛玠他们返回驻地,凭陛下的能力和手段,恐怕他们会逐一被陛下拉拢收为己用,就算他们再忠心明公,陛下若是差遣他们,试问,又有谁能拒绝呢?”

曹操叹了口气,他想到了薛悌!

皇帝给你安排差事,有的是手段对付你,薛悌对曹操那么忠心,结果也得乖乖的听话办事,刘协让他长途跋涉顶风冒雪的去打乌桓,最后生病去世了。

郭嘉很无奈的说道:“明公,这件事,终归还是要由你来拿主意。”

曹操自嘲的笑了,“世人都知道我打败了孙权,可谁知道,老夫却如此被动,只怕我和陛下的争斗,很难再有翻盘的希望了。”

长子曹昂已经变成了皇帝的铁杆拥趸,身边的文武,死了很多,也被皇帝拉拢了很多,比如荀彧、张辽、荀攸。

只要曹操让毛玠董昭这些人返回驻地,就等于拱手把他们让给了刘协。

不让他们回去,曹操就会整日处于自责和矛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