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家人都在许都,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这么多年,折腾了这么久,刘协相信曹操也折腾的差不多了。
诸葛亮笑了笑,“大概是臣这一次想多了,臣也盼着,天下能早日安定,若是辽东和江东都能尽快平定,匡扶汉室指日可待。”
…………
江陵!
“公瑾,主公来信了。”
这一日,鲁肃来见周瑜,开门见山的就说:“我们拿下江陵,主公很高兴,但张昭一家就在眼皮底下被人杀光,这件事也确实让主公非常忧心,主公询问,看看你能否回去一趟,也好帮他出出主意,稳定一下人心。”
周瑜在屋中来回走了几步,摇了摇头,说道:“子敬,不是我不想回去,只因现在正是夺取西川的良机,曹操无心和我们交兵,你看,丢了江陵,他依然在襄阳按兵不动,朝廷也在许都开始增兵,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而西川张松又有几位好友,他们也早就对刘璋父子不满,想在乱世建立一番功业,而我们又能借住刘备的力量,我担心,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周瑜说的有理有据,让鲁肃无法反驳,但鲁肃一向稳重,他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公瑾,诚然你说的有理,可是,我们现在连夺荆南和江陵,地盘一下子扩大了这么多,这固然是好事,但也把我们的兵力都分散开了,荆南要驻兵,江陵也要驻兵,夺取西川也要派大军前往,如此一来,我们就会面临兵力不足的窘境,多地分兵,这可是兵家大忌啊。”
周瑜道:“子敬之言,颇有道理,其实在赤壁之战后,我们就应该固守根基,但是,我江东本就势单力孤,处于弱势,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就应该懂得借势,抓住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
“就拿张昭的事情来说。”
周瑜分析道:“为何皇帝执意要拿他开刀,自然是要杀一警百,用张昭的死,来震慑其他人,以此来达到扰乱江东的根基,动摇我们的人心,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力量太弱了,才会出现这种事情,若是反过来,我们力量强盛,谁又能奈何得了我们呢?”
“可是,出兵西川,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恐怕此事主公不会答应。”
刚拿下荆南和江陵,鲁肃觉得周瑜的脚步迈的太快了,总得喘口气,稳一稳吧。
周瑜笑了笑,“富贵险中求,我们本就势弱,要想扭转局面,只能寻找良机出奇制胜,而现在,机会就摆在了我们的眼前,当然,你放心,我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我已经让张松写信联系他的好友孟达法正了,一来,打听一下西川的局势,做到知己知彼,二来,看看孟达法正他们能否给我们提供支援,若能里应外合,取西川当易如反掌。”
周瑜说着,对鲁肃语重心长的说道:“子敬,若是取下西川,不仅我们的地盘扩大了一倍,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不利的局面将会彻底扭转,既可以从西川出兵北伐,取汉中,占关中;江东和西川也能互相策应,给我们自己平添一层保障。”
周瑜拿来一张纸,提笔在上面简单的标注出西川和江东,然后兴趣浓厚的说:“如果朝廷进兵江东,西川可以出其不意,对敌人形成夹击,若是朝廷进兵西川,江东反过来,也能让他们腹背受敌,西川和江东连在一起,整个长江航道将为我们所有,面对任何强敌,我们都能从容应对,子敬,我这么做,可完全都是为了主公的霸业着想啊。”
夺取西川的好处,鲁肃也不是笨人,他自然明白,可是,鲁肃不住的皱眉叹气,“公瑾,你的心思我全都明白,只不过,能不能缓一缓再说呢。”
周瑜一扭头,目光转向了襄阳,“子敬,你也看到了,即使是单独面对曹操,我们在赤壁还是输了,而且,曹操并没有出全力,荆南和江陵,之所以这么顺利,也是因为曹操的心思没在我们这边,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
鲁肃叹了口气,他现在也跟着左右为难。
…………
很快,法正和孟达就收到了张松的来信,两人聚在一起,密谋商议。
孟达有些担心,“孝直,永年离开这边都大半年了,一直杳无音信,现在突然联系上了,却问我们要不要助周瑜一臂之力,把西川献给孙权,这件事,我觉得风险实在太大了。”
法正却摸着下巴微微一笑,“周瑜不仅年轻有为,胆子也很大,还没夺西川,就敢把目的告诉我们,果然不一般。”
法正站了起来,“如果我们拒绝周瑜,西川的确可以安然无恙,但是今后恐怕我们也难有作为,西川现在就像一潭死水,我们也只能日复一日的消磨时光,这样的人生,有何乐趣可言?”
法正并不在乎西川最后会落在谁的手里,他更在乎自己能不能在乱世有一番作为。
看了孟达一眼,法正又说道:“子度,这些年,无聊的日子我是过够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