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曹操气死孔融

但曹操不为所动,本来他这次回洛阳,就是要来给这些人一个警告。

孔融,这位曾经的文坛巨匠,就这样含恨而终。他的死,成了刘协和世家较量的一個牺牲品,仅此而已。

现在皇帝不在洛阳,群臣敢怒不敢言,曹操一个接着一个的拜访这些人,打着叙旧谈心的幌子,实际上,却是在警告众人。

洛阳人心浮动,群臣惶恐不安,但是各地针对世家的屠刀,却并没有停止。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豪族发生变故,闹事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扮作黄巾贼。

比如在渔阳,带头的是一伙佃户。

他们闹事的理由,是因为持续的干旱,地里庄稼歉收,当地的豪族却并没有减免他们的赋税,反而强行征收,甚至还逼得几户人家卖儿卖女。

很快,这伙人就得到了强援,来了一帮游侠,帮他们攻陷了欺压他们的豪族庄园。

群情激奋的民众冲进庄园,热血上涌,又是杀人,又是抢东西,动静闹的很大。

事后,那些参与的游侠,做好事不留名,很快就悄悄的离开了。

这些人自然是得到了刘协的授意,他们是龙卫。

既然已经开始了,刘协便不会让它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一方面要严厉的整顿官场,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整顿圈占田地的现象,借机把田地收回朝廷。

曹操拜访了一圈,最后才来见荀彧,荀攸也在。

曹操踏入府门,荀彧荀攸叔侄早已在正厅等候。

曹操满脸堆笑,拱手说道:“文若,公达,别来无恙啊!”荀彧和荀攸连忙起身回礼:“丞相大驾光临,实乃蓬荜生辉。”

曹操一身轻便的衣服,一见到荀彧叔侄,他便高兴的哈哈大笑,“还是来伱们这里,老夫最是随意,你们就像我自己的家人一样。”

众人分宾主落座,仆人奉上香茗。曹操喝了一口茶,感慨道:“想当年,老夫与二位一同征战沙场,那些过往经历,真是令人难以忘怀。”

荀彧微微点头,说道:“丞相所言极是,我也经常想起过往之事。”

曹操点了点头,“哈哈,人越是上了年纪,就越是经常念旧,果然一点不假!”

闲聊了几句家常,曹操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们也不是外人,老夫今日前来,正有要事与二位相商。想必二位也知晓,如今世家大族势力盘根错节,对朝廷政令多有掣肘。老夫欲整顿世家,以正朝纲,还天下一个清明。”

荀彧和荀攸对视一眼,心中一凛,没想到曹操毫不隐瞒。

荀彧斟酌着言辞说道:“丞相,世家大族由来已久,势力深厚,此事恐需从长计议。”

曹操目光坚定:“文若,我深知此事不易,但如今局势,若不整顿,朝廷何以稳固?天下何以太平?”

荀攸说道:“丞相之意,我等明白。但此举或会引起诸多动荡。”

荀彧忽然问道:“丞相,近日各地接连有乱民闹事,许多大族惨遭毒手,对此,你怎么看呢?”

曹操冷笑了一声,“乱民固然可恶,理应严惩,但是凡事有因就必然有果,那些世家豪族若平日里行为检点,对族人严加约束,没有欺压良善,没有侵吞田宅,想必也不会招来祸端。”

“丞相此番大力整顿,莫非是得到了陛下的授意?”荀攸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曹操摇了摇头,“公达,老夫是当朝的丞相,陛下励精图治,忙着征讨四方,老夫有权整顿官场,稳固社稷,我这么做,并无私心!世家圈占田地,欺压百姓,仗势不法的比比皆是,必须严厉整顿,就算陛下回来,也能理解老夫的一番苦心。”

荀彧平静的看着曹操,他早就猜到了,背后一定有皇帝授意,但是曹操并不承认,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的身上。

“文若,公达,近来很多地方都不太安定,我打算派一些人去颍川,你们放心,颍川荀氏一定不会有事的,谁若是敢打你们的主意,老夫绝不答应!”

两人明知道曹操是在演戏,却又不便当面拆穿,还得拱手道谢。

荀彧道:“丞相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