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满意地说道:“好,朕相信你们。起来吧,今后益州的发展就看你们的了。”
众人起身,刘协又与他们详细商讨了一些治理益州的具体措施和策略。
刘协说道:“丝绸与蚕丝乃是益州的优势资源,需加大生产规模,提高质量,顺利通畅的把它卖掉。”
当时,整个社会都普遍不怎么重视商贾,不重视贸易。
但刘协是穿越来的,他非常看重经济的发展。
“荀恽,去拿个宝石过来。”过了一会,刘协冲站在一旁的荀恽喊道。
荀恽答应着离开了,不多时,拿了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
刘协把宝石接过来,对刘循他们说道;“益州的宝物,多的数不胜数,就好比朕手里的这颗宝石,如果一直在手里这么拿着,说实话,除了好看,并没有别的用处,但如果把它卖掉,换成钱,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修路,盖房子,改善百姓的生计,给将士们发军饷……益州的宝物这么多,蚕丝、犀牛、人参、兽皮、丝绸…所以,贸易至关重要!”
“很多东西,大都是某个地方所独有的,加强贸易,就能互通有无,也能繁荣各地的经济,说的通俗一点,要想国富民安,朝廷有钱,百姓有钱,光靠种地是不行的,就拿南中和交趾来说,多是崎岖不平的山地,并没有多少田地,但是,没有田地,他们却有别的物资,这就凸显出了贸易的重要性。”
刘协只是画出一个大概的框架,仅仅这样,就已经让刘循等人兴奋不已,看到了未来很多值得大力去做的事情。
刘循激动的说道:“陛下,您就放心吧,我们定不会让你失望!”
刘协欣慰的点了点头,“我们都还很年轻,所以,尽管放开手脚大胆的去做,等过几年,朕会亲自来检查你们的功绩,朕相信,益州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这里有你们在!”
刘协期待的目光,一一从刘循、黄权、张任、王累等人身上掠过。
回应他的是一整张满是激动的面孔!
同年底,刘协离开了益州,诸葛亮对于都江堰的修建也基本完工,也跟随着一同离开,剩下的事情,便全都交给了刘循去做。
这一次,刘协没有走山路,而是一路沿着长江,顺水而下,打算从荆州北上返回洛阳。
江水悠悠,一艘艘大船在江面上平稳地行驶着,向着江陵的方向进发。
刘协和诸葛亮并肩站在最前头的一艘船头,微风拂过,衣袂飘飘。
刘协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感慨地说道:“孔明啊,这一路风景如画,真乃江山多娇。”
诸葛亮微微颔首,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陛下,如此美景,也正映衬着大汉如今的繁荣之象。”
刘协转头看向诸葛亮,微笑着说:“现在只是刚刚平定了割据的诸侯,距离社稷繁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刘协非常的清醒,诸葛亮淡淡的笑了笑,“陛下圣明,乃是天下之福。臣本以为汉室安定了,会少很多事情可做,如今跟在陛下身边,才深知还有诸多要事等着我们去完成。”
刘协目光坚定,语气豪迈:“是啊,的确有很多事情要做,要让社稷永固,百姓安居乐业,比如兴修水利、发展贸易、整顿官吏不仅仅是当务之急,也需要用心一直坚持的做下去。”
诸葛亮眼中闪烁着光芒:“陛下所言极是。兴修水利,可保农田丰收,百姓衣食无忧;发展贸易,能使各地物资流通,繁荣经济。而整顿官吏,更是重中之重,唯有清正廉洁之官,方能为民造福。”
刘协沉思片刻,又道:“世家之事,虽然棘手。但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必须加以整顿,不可让其成为社稷发展的阻碍,有你辅佐朕,朕很有信心。”
诸葛亮动容道:“陛下信任,臣万死不辞!”
过了一会,刘协望向西北的方向,憧憬地说:“朕还有一个大的心愿,那就是重启丝绸之路,让大汉的旗帜一路向西飘扬!”
诸葛亮激昂地说道:“陛下,西域之地,自古就是我大汉的疆土,必须收回,若能打通西域,大汉的版图将进一步扩大,商贾贸易的交流亦将更加频繁,也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刘协笑了,笑的很开心,他很庆幸,自己还很年轻,只用了十年,不仅从曹操给他制定的牢笼中挣脱了出来,还平定了天下,这样他就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来发展民生,开疆扩土,重现昔日武帝的盛世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