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这事你们如何解决?”他问道。

汪直和张敏奇怪地瞧了他一眼,“方才在陛下面前已经说了,发回重审,只管将贼子捉住,不冤枉哪一个便是了。”

陈士强瞪起了眼睛,“就这么简单?”

“那你要如何?”汪直反问。

刑部尚书一阵无言,只好潦草地挥了挥手,一头雾水地走了。

张保寿回到殿内,永嘉帝问他:“外头如何?”

御前总管弯着腰,摇了摇头,“无异。”

“那便不管了!”永嘉帝一阵不耐烦,他已经有些厌烦为东宫收拾烂摊子。如果没有闹出什么大事,他也不愿多管。叫那三人来,也只是敲打几句,叫臣子们注意一下身份,不要像是个泼皮一样叫人看笑话。

发了一通邪火,永嘉帝终于抬手将江南那头的折子给打开了。结果那麻烦事是一桩接着一桩,方才好不容易按下去的火气又涌了上来。

各地巡盐都有密折可直达天听。而江南又是永嘉帝极看重的地方,更特设织造以待管理。然而近些日子,江南因为卖官鬻爵兼印子钱的案子一直不怎么太平。倒是抓到几个盐商,他们也承认那地下银庄是由他们联合开设的。

认罪态度良好,愿意交出家产受罚。

可就是这态度太好了,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官场里到底是谁在挑唆,竟然一个都查不到。

最可恨的是,那些个买了官位的竟然还敢围了知府衙门要退钱!简直可恶!

永嘉帝一怒之下,直接掳夺了扬州知府的乌纱。又着林海旨意,命他将这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全都抓进大牢里去。扬州上下各事,由他暂代。

然而这并不是长远之计,那空出的官位太多,必会影响民生。此次来奏,便是请永嘉帝快快定下接任的人选。否则就是林如海再能,也扛不住了。

为此永嘉帝少不得将吏部叫来,拟定了扬州一代县官人选,只待日后迅速走马上任。最后确认了一番,永嘉帝瞧见了池望的名字。

他忽然开口:“池望,是煜儿的舅舅吧。”

下头吏部的官员不明所以不敢开口,倒是张保寿上前应了一声是。

略沉思一番,永嘉帝冒出一句:“他们池家的人总是叫人放心的。”

然后御笔一就,直接将池望圈到了林海名下做扬州府经承,协理处理扬州事务。并要求池望立刻启程赴任。只等扬州知府人选落定,再去做扬州府下的高邮知州。

这一安排实在吓人,然时间急迫。新进的学子们敢于远离京城到外头闯拼的又少之又少。于是弄出这一人身兼数职之举也毫无办法。

瞧着笔下名录,永嘉帝咬牙暗恨:若非今年春闱闹出那舞弊之事,怎么会叫人才紧缺,捉襟见肘,让他这天子脸面全无。

如此一想,心中便愈发恼了。

忍耐了一番,永嘉帝挥手叫吏部的人退下,吩咐道:“端一盏凉茶来,要冰的。”

张保寿忙不迭地小跑下去,端了一碗放了冰糖乌梅的凉茶来。永嘉帝取过一饮而尽,只觉那凉气窜到了胃里,又一缩,才好歹镇静些。

面色不善地将折子丢到一旁,他问:“这几天老六做什么?”

大选进行得倒也顺利,虽其他不明,但肃王王妃的人选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肃王殿下这几日走路都带风,比避嫌在东宫的太子殿下不知多少潇洒自在。

张保寿垂着眼睛,回答道:“不过几日往荣国府上走一圈儿……”

“这小子真是急得很,生怕别人跑了。”永嘉帝哼一声,继续展开折子看,“朕既然应了那话,难不成还会反悔?你去寻两部佛经送到贤妃那里去。就说是朕的意思,叫他们多抄抄经,静一静心肠。省得一天到晚上蹿下跳的,失了庄重。”

“是,奴婢知道了。”

张保寿应声下退,自寻了两部佛经,带着皇帝的意思往珠镜宫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