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一语成谶,就在吕安顶着两个黑眼圈送别尉缭后当日,他们就遇上了离开濮阳的一大队车马。

那车上堆得满满当当,马车牛车排成一长列,看得到头看不到尾,不过并没有看到主人家的马车。

吕安一行人轻车简从,他也没穿官服配印,乍一眼看起来普通无比。因此这些人在排队出城时候说话间自然也没有避让他们。

“吕太守,这是濮阳一大户。”身侧的小吏凑近了悄声说道,“家业极大,家里头有人在魏国朝中为官,小的以为,他们应是转移财产,你看是不是要……”

“无妨,不必动。”吕安勾了勾唇,他双手抄进袖兜内,以农民揣的姿势十分不讲究地站在那儿。吕安眯着眼懒洋洋道,“他们都是自由身,要转移自家财产咱们也不好拦着。”

“更何况……”他笑着说道,“只要最值钱的不走,转再多钱出去又有什么用呢?”

最值钱的是什么?当然是人啦。

只要人不走,违反作恶的钱迟早会送回来救命。如果是正经商人,那么在秦国比起魏国更好的扶持计划下,他们也会把钱调回来投资。

早晚都会回来,何必急于一时?如果他们现在看着人家的钱袋子就想要下手岂不是平白毁了秦国的名声还没有半点好处。

短视的有魏国一个作为映衬就够了,在这事上秦国做做配角就好。他眯眼看了会车马队的背影,淡笑着缓缓步行走回了城中。

原本报话的小吏遥遥看着吕安的背影竟有些语塞,只觉得送走了尉将的吕郡守怎么好像变了个人呀?!几刻之前,明明还不是这个样子的呀!

怎么说呢,就像是一瞬间褪去了剑鞘的宝剑一般,锋芒毕露。

吕安并不知道属下的腹诽,他整理了下心情之后便慢悠悠走回了府治,一边走一边观察这些“新”秦人的表情和话语,以此分析他们的心情。

总体来说,这些人的反应还不错,还是比较积极的。

直接表现就是大家议论纷纷的都在秦国官方的最新动向,以及秦国的法律条文上头。这是个好现象,如果不愿意接受的话,那么连了解的心思也不会有,而有了了解,才有接受的可能。

会有如今这种状况其实是秦国趁着当地人还处于一片突然国破的茫然状态时,二话不说先将秦国的法律条文铺天盖地安排下去。人对于一种完全陌生的东西第一反应是会先研究这是个什么玩意,而不会去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