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众多神奇的种子放在那里。

百姓也不傻啊。

大家只是不知道神君的名讳容貌而已。

然后巫鼎低估了一件事。

低估了自己在大家的脑补中的形象。

最初确定大宋都照做后, 就放松警惕了。

以至于完全没有发现,他在建造帝台的这段日子里, 被不停套话了。

巫鼎在整个大宋眼里是什么形象?

他为了苍生,为了百姓,自绝仙路, 献祭生命。

哪怕是帝台的建设, 也可以看出, 那是用来镇压某种东西的存在。

他最初的拒绝,就被认为是不想给百姓增加负担,只是不想争夺曾经同僚的供奉。

他已经仙途无望,何必徒增牵挂。

淡泊名利, 无欲无求。

为了不让大家反对,更是说出了不接受供奉对他有好处这种违背修行界主流的观点的谎言。

君不见隔壁大辽的那些邪神,那都是靠信仰活着的。

最初就怀疑再加上脑补。

于是在巫鼎的放松之后,各种套话和试探开始了。

他完全没有发现,自己的态度对于“泄密”并没有那么的在乎。

有人不小心泄密(那么多建帝台的人呢), 他更是没放在心上。

更没有发现,因为建造帝台知情者越来越多的时候。

他的注意力没有分给这件事半点。

而是全部核心都在帝台建造上。

很好,这还有什么疑问吗?

那是实锤啊!

越是这样,整个大宋就越是心疼他。

官家想公开,却碍于巫鼎曾经亲口说的话,无法行动。

民间的民意更是成仙了沸腾的姿态。

如果这时候有谁说胡说一句,之所以大家不能感谢巫鼎。

是因为玉帝天规之类的。

估计现世所有的玉帝的祭祀都得遭受灭顶之灾了。

跨出的第一步,两位宰相,王曾和李迪。

这两位没有给广大中小学生增加什么课业负担,所以名声并不响。

可却是实打实的北宋名臣,两人都有两次拜相的经历,谥号一个是“文正”一个是“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