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南阳牛

天汉之国 安化军 1195 字 6个月前

入门不远,单独建了一个院子,就是繁殖场办公的地方。院子不大,收拾得极为整洁。四周栽了许多花树,偏东的地方建个水池,水池边一个凉亭。

进了院子,杨寿道:“天下热了,镇抚先在亭里歇一歇。”

到亭子里坐了,王宵猎道:“前两年,让你们建繁殖场这些事情,陈参议许多不熟悉。今日来了这里,你说一说,为什么建这个繁殖场,这两年有什么成效。”

杨寿拱手称是。道:“襄阳、邓州一带的牛,以前都是从荆湖北路贩来。靖康之后,荆湖两路盗匪多如牛毛,贩牛的人少了许多。为了防止本地缺少耕牛,镇抚占领襄阳不久,便就特设此繁殖场。专门养育牛犊之类,卖给农人。两年多来,本场从最初的几十头牛,发展到现在近千头,还在周围五州设立了牛场,成绩不小。除此之外,遵镇抚命令,我们精选优质种牛和母牛,尽量优化牛的品种。自去年,便选出了优质耕牛,今明两年正欲扩大种群。”

陈求道道:“荆湖动乱,确实让京西路缺牛。镇抚远见,早建了牛场在这里。”

王宵猎道:“不只是牛场,在方城县还有马驴骡场,鲁山县还有羊场。到现在,有了好的品种,要推广到其他州县,又加建了好几处。建这些繁殖场,一是防牛的来源断绝,再一个是优化品种。有了好的品种,对于百姓实惠不少。”

陈求道道:“镇抚说的是。”

宋朝的人当然知道牛驴马骡,甚至鸡羊之类都有好的品种和产地,也有差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育种没有清晰的概念,更没有科学的方法。

王宵猎对杨寿道:“你们育出来的牛,比以前的好吗?”

杨寿道:“回镇抚,我们仔细比对,比以前的牛更要好一些。最关键的,是这些牛下的崽,性状基本稳定。不再像从前,养一头牛,不知道下的崽如何。前一只生的好,后一只又不知如何。”

王宵猎点头。对陈求道道:“这是我设立繁殖场的目的之一。有好的品种,还要保存下来,能够延续下去。有意识地去做,品种可以慢慢改善,越来越好。”

陈求道点头,没有说什么。前面王宵猎跟自己说的那些优质种源繁殖知识,他总觉得有些不能够理解。但又说不出道理来,而且繁殖场确实有成绩,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