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汇家里人口二十多,与李乔木同病相怜。两个人并排快步而行,向河南府衙走去。走到发放俸禄的粮料院,就见前面排了长队,几十个人挤在那里。
李乔木道:“去排队,我们也排在最后了。不如到旁边茶铺饮杯茶,等大家领完了再来领。”
李汇道:“如此是好!在家里,老人催,妻子催,小孩子还催,不得不来。来了又如何?总是在后面。”
李乔木道:“在后面又有什么呢?宣抚这里,没有折支,全部发现钱。现钱领完了难道买东西商家会不收?”
一边说着,两人走向茶铺,坐在里面悠闲地喝茶。
郑刚中走过来,见李乔木和李汇在茶铺里,便走到他们身边。道:“今日发俸,两位怎么在这里喝茶?”
李汇道:“过去排队,也是在最后面。不如饮杯茶。”
郑刚中笑了笑,叫过小厮,也要了一杯茶,又要了几样果子,陪着两人。他是婺州中等人家,此次北来,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带家眷。中进士后,郑刚中授过官,为文林郎、温州判官。文林郎料钱十五贯,温州判官职田和禄米一年有二十六石,还有职田四顷,再加上绢、罗、绵等赏赐,在这些人中收入算高的。王宵猎这里,禄米和赏赐、职田收入全部折成现钱,每月发放。
看看太阳西斜,前面领钱的人才渐渐少了。
李汇站起身对郑刚中和李乔木道:“到最后了,我们过去吧。天色没黑,领了钱还能买两斤肉。”
李乔木道:“是啊,还没有出门拙荆就一再提起,领了钱买肉。这一大家子,吃顿肉可是不容易。”
郑刚中不说话,只是随在两人身后。
虽然没有带家人前来,郑刚中也不敢乱花钱。要把钱攒下来,以后补贴家用呢。
府衙发钱,是两个吏人查验名字,旁边几个银行的人向来人发钱。若是王宵猎治下的官员,都是发到银行,官员凭着存折到银行取钱。这些人还没有安排官职,只能发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