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刘渊与其子刘聪都是自幼在汉地长大,名为进学,实为质子,乃是朝廷统辖并州匈奴五部的关键。就算官拜冠军将军,五部军事,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离开邺城。
只是未曾想万事具备,司马颖竟然起了疑心。刘渊是匈奴重新复国的希望,他可不像让自家子侄白白送了性命。
长叹一声,刘宣开口道:“也罢。等到秋粮收齐之后,便让南北二部首领来见我。只要五部齐心,早晚都有成事机会!”
如今晋朝气数已尽,各地皆有起兵称王之人。匈奴五部雄兵十万,何不趁此良机反了出去?寄居汉家百余载,若是不趁此机会,匈奴王庭恐怕就要绝了。
“派人督促收粮,囤积牧草,这个冬日怕是难熬,务必要保存战力。”刘宣又道,“若是有哪家不服,让他来寻我!”
一条条安排着起兵事宜,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未及通禀,就有一人冲了进来:“启禀相国,成都王、河间王联手发兵,三十万大军围困洛阳!”
“什么?!”刘宣又惊又喜,长身而起,“速去探听消息,这可是大好机会!”
只要司马家继续互相残杀,就是天赐的良机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匈奴五部。这里的匈奴人都是南部匈奴,早在汉代就迁入了关内,在并州定居。后来被曹老板打的服服帖帖,贵族开始用汉姓,做汉官,百姓也开始耕种,是标准的中原王朝臣民,汉化程度相当高。就像刘宣、刘渊都师从大儒,刘聪还上过太学。如果换个强势王朝,他们很可能最终被汉人同化,不留踪迹,可惜不幸碰上了司马家这群败家子。
不过刘渊也是个奇葩,刘宣好歹还是想恢复匈奴帝国,刘渊就直接了当说自己是刘家子侄,应该继承汉朝法统,最后建国为汉,后来改成了赵国,也就是十六国中的前赵。不知匈奴单于和大汉皇帝们泉下有知,会不会哭笑不得囧
第56章 风起
“成都王、河间王大军逼近, 就要围困洛阳了!那可是三十万大军啊, 如何能守得住?!”
“洛阳城坚, 岂是乱兵能攻下来的?更别说殿上还有长沙王坐镇,长沙王勇武非凡,必能击溃叛军!”
“我看未必!如今领兵的可是陆平原, 江东陆氏的大名你总该听过吧?我看不如按照檄文杀了羊玄之、皇甫商,把洛阳城让给成都王算了……”
“呸!连皇后之父都要杀的人,会敬重陛下吗?!让这样的乱臣贼子进了洛阳,岂不重蹈赵王覆辙!现在城中士气高昂,还有东海王和东赢公随侧御前, 若是他们的亲兵挥军北上, 肯定能掌控局势!”
“东海王?我看他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