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问题,总指挥。”
“再过段时间与德国人谈判协定中的第一批犹太技术人员就要在北海一带入关了,你们工业部和民政部门配合一下,安排好这些人进入到我们的工厂中进行工作,对于一些关键部门可以不予考虑,毕竟这里存在着一些机密的东西,而我看中下游的各个工厂特别是那些民营工厂的企业家就是非常好地选择,这里不仅没有太多地秘密技术存在,同时这些私营企业家也已经养成了招揽中、高级技术人才的习惯了。这对于我们整体技术地提高可是一件非常好的好事。”
“总指挥。我相信这些犹太人的实力和能力,但是我对交换1100马力的发动机技术有些不明白。按照德国的工业实力,现在要吃下这么高尖技术的东西也是很困难的。”黄木有些不解地询问到。
“问的好,技术上的东西我在这里和大家说一下,特别是培亮,你现在已经是科技部的部长了,不仅你要和黄木多配合将我们的高尖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高尖技术的优先研究及技术储备工作。“我们现在经过二十年的时间建设,现在西南缺乏的已经不再是科技技术的问题了,二十年前我们甚至连单车都造不出;现在我们能生产的出象电视、计算机、复合装甲坦克等考验工业整体综合实力的产品,但是我们现在缺乏的是产能。也就是战争潜力中的工业产能、更简单点的说法就是数量。”
缓口气,段国学点上一根香烟,在烟雾中说道:
“大家通过这一次的战役注意到了我们地产能不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大家可以看看美国、德国、苏联、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强国,如果不计算上我们生产出来的各种武器的先进性。仅仅用数量上来计算,我们这几年所生产出来的枪支、大炮、坦克、装甲车、飞机、轮船、潜艇等等武器装备算在一起,我们几年的产量不如这些国家一年的产量。”
“做个比方,我们拿这一次潜艇作战的战果来看,一个多月的时间,潜艇部队共击沉八十几艘船只,当然如果解除限制令地话这个数量将翻几倍,但是即使是我们每个月都有这样的战绩,一年下来也不过就将近一千艘,即使真翻个三倍满打满算到三千艘。可美国一年的船只产量就可以达到五千艘以上!人家生产的速度大于消耗的速度!我们怎么打?“有人说我这怕那怕,这不足那不足,到底什么是我不怕,什么是我充足地?可却没有看到,我们一个西南的整体工业实力能和老牌强国的整体工业实力相比吗?”
“要说我们西南现在却乏地就是整体工业的产能。但要说充足的就是我们对技术上的优先储备!!!”
段国学把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拿出一个1:72大小的t--3式坦克模型出来放在桌面上。
“产能不足的情况我们早以注意到并开始着手落实,但是这需要时间。一个超大型的工业区需要地不仅仅是建设的时间,还需要庞大的生产工人去操作机器设备才能生产。但是技术上,我们需要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最前端。就象这种坦克,t--33型中型坦克。”
“我们现在这种坦克的产量也不高,到目前为止也就仅仅装备了两个军,每年仅能生产150300辆,因为这种坦克所包含地各项科技技术太尖端了。但是我们就是要用着这些成熟的科技产物来拉动我们整体的工业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