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能多学点就多学点,而且还有一顿点心和汤。”
小于举人郁闷了,合着是来吃大户的吗?
“乖,农家都是清苦惯了的,听说前朝的农家人连字儿都不认识呢!”石宏大宽慰他:“他们现在能识字,可比前朝人强多了,高兴去吧!”
小于举人往他怀里钻了钻,继续憋屈着。
石宏大看他一时半会放不下,就哄他:“要不你看看什么时候考试?先跟他们说好了,去考试,不能耽误学习,让他们回去跟家里通通气,开春的时候,会好一些。”
提前通通气,让他们有个盼头,或许就不会那么短视了。
“嗯。”小于举人终于出声了,他要想好怎么保住他看好的苗子。
第二天一大早,小于举人吃完早饭就去了学堂,跟两位先生商议了一潘,决定还是提前通气,然后制定学习计利,虽然童生就是个好听的名声,但是却是考中秀才的第一步!
提前通气的结果,那几家果然有所犹豫了,一开始想让孩子学习好了就回来帮忙,世世代代都种田的小老百姓没想过自家还能出个文童生或武武童生。
小于举人又让两位先生家访了两趟,终于敲定了下来,让几个十岁的孩子再上一年学!
二月份已经开始有人拾掇农局具了,于家也不例外,而且家里的苞米都是干透了的,全都变成了苞米粒子。
这个时候粮价稍微上涨了一些,因为这个时候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而未来两个月,可是开春,一年之计在于春,乃是除却秋收之外最忙的日子。
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家做了三铧犁和耧车,听说上头也有推广,钦匠铺子再次忙碌起来。
三月便是在这个时候到来,清明,是上坟烧纸的时候。
提前两天,小于举人就让人备好了祭品和素点,在学堂放假的时候,带着于宝宝,给余家大小上坟填土去了。
十八里铺的坟茔是在西山,北山是打柴的地方,西山因为比北山还低一些,所以改成了坟地,十八里铺都是外来人,没有祖坟,这里就被划为了祖坟的地方,一家一块,隔得还挺远,但是这两天来上坟的人不少,大家明火执仗的过来,野兽都不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