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辉找人询问码头,联系了明早启程的一支船队,她们便是计划搭乘这只船队的货船回通州。
对于婉儿的询问,袁冬初都没带想的,便说道:“还按原来的计划,咱们明早就走。”
等诚运自家的船只,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照着袁长河和顾天成说的时间,他们现在很可能已经在通州了。
袁冬初甚至有点后悔,应该早早把庆州这边的事务安排下去,在通州等他们才对。
第二天,东方的天边刚有一线亮色,半个天空的云还是浓重的铅灰色。借着天边那一线亮光,码头上已经有人忙碌起来。
袁冬初带着婉儿、陈嬷嬷和星耀,由曾家派马车,把他们送到庆州码头。
他们搭乘的,依然是前一天说好的货船。
曾家派了个管事,另外还带着两个婆子,特意来送袁冬初主仆。由管事出面找船主,在仓房的安置上,很是给了袁冬初一些便利。
船主当着袁冬初几人的面,拍着胸脯向曾家管事和婆子打包票,路上一定好好照应姑娘,安全把曾家客人送到通州。
曾家管事并未纠正袁冬初的身份,只告诉船主,通州那边已有安排,他们的货船靠岸,便有人接应袁姑娘主仆。
听到这番话,船主更是以为,这位袁姑娘定是曾家的重要亲戚,这才能让曾家如此关照,而且还在通州安排了接应事宜。
常年跑船运货的,对各地的头面人物都是知晓。既然曾家重视,他们当然更得提着小心,谁让曾家在庆州府有很大的影响力呢。
庆州距离通州不远,路上并不耽搁,袁冬初乘坐的货船顺利抵达通州,在码头靠岸。
顾天成是和袁长河、秦向儒夫妇乘一条船到的通州。
他们写的信,还真是各写各的、各送各的。
顾天成的信是从建州发出,袁长河和周彩兰虽然都在牧良镇,他们的信却也是分别送去的投递行。谁让人家有自家的投递行,即使走邮费的路子,赚钱也是自家和自家员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