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只诛贼首,离洛能活!

蜀汉 雨落未敢愁 2723 字 9天前

从洛阳前线,快马如飞,一封封战报如流水般涌入邺城,不断告诉刘禅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魏国在洛阳的防线岌岌可危,曹叡的军队似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快要支持不住了。

这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刘禅的心中泛起了波澜。

然而,刘禅并未因此而急躁。

他深知,越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便越不能着急。

急,也是没有用的,反而会露出破绽,给敌人可乘之机。

他端坐在案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案,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乎年龄的沉稳与睿智。

在他身侧,一位身着黑衣的丰腴美人静静站立,那便是妃嫔周彻。

她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子聪颖与机敏。

她深知刘禅此刻的心思,也明白自己该如何配合。

“曹叡等不及了。”刘禅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他的粮草不够了,这是我们的机会。通知全军,加强四面防御,防止曹叡狗急跳墙,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周彻当即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她转身欲去,却又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刘禅,轻声问道:“那对魏国的降卒,该如何处理?他们如今人心惶惶,若处理不当,恐生事端。”

刘禅咧嘴一笑,那笑容中既有自信,也有对周彻的赞赏。

他站起身来,走到周彻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彻儿,你果然心思细腻。此番我等是兴复汉室,剿除贼首。对于那些降卒,我们只诛贼首,只要他们放下武器,我大汉既往不咎,荣华富贵,一如往日。”

说着,刘禅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

他深知,此刻正是玩弄人心的时候。

他要让洛阳的将士和百姓看到,大汉的胸怀是宽广的,只要他们愿意归顺,大汉就会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尊重。

周彻闻言,心中豁然开朗。她看着刘禅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明白,这样的政令一旦传出,怕是洛阳的人心,要彻底从魏国身上归到大汉身上了。

她轻轻行了一礼,柔声道:“陛下英明,臣妾这就去传达陛下的旨意。”

刘禅点了点头,看着周彻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人心的较量。

谁能赢得人心,谁就能赢得天下。

夜幕降临,邺城的街道上灯火阑珊。

刘禅独自走在宫殿的长廊上,心中思绪万千。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阵阵花香。

刘禅抬头望去,只见宫殿的花园中,繁花似锦,争奇斗艳。

他忍不住走了过去,站在花丛中,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

那花香仿佛有魔力一般,让他心中的烦躁和焦虑瞬间消散无踪。

就在这时,一个轻柔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陛下,您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刘禅睁开眼睛,只见周彻正站在他身旁,手中拿着一件披风。

她轻轻将披风披在刘禅身上,柔声道:“夜凉了,陛下要小心身体。”

刘禅看着周彻那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握住周彻的手,轻声说道:“彻儿,谢谢你。有你在我身边,我觉得很安心。”

周彻闻言,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她知道,自己虽然只是刘禅身边的一个妃嫔,但在刘禅心中,她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紧紧依偎在刘禅怀中,仿佛要将这一刻的幸福永远铭记在心。

夜深了,邺城陷入了沉睡。

但在刘禅的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火焰。

那是对兴复汉室的渴望,那是对剿除贼首的决心。

千里之外。

函谷关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苍凉。

秋风萧瑟,卷起阵阵黄沙,扑打在行人的脸上,带来一丝丝刺骨的寒意。

关隘之下,一支由洛阳征发而来的民夫队伍蹒跚前行,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

秦朗站在关隘之上,凝视着下方那支弱不禁风的民夫队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苦涩。

他身穿铠甲,铠甲上的铁片在夕阳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

秦朗忍不住苦笑一声,那笑声在空旷的关隘间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他转过身,对着身侧的天子使者,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质疑:“这些人,怕是连刀剑都拿不起来,做民夫也是不合格的,更何况是去上阵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