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向辰也想过要不要再请人,店里三个人每天都很辛苦,向辰不是那种扒皮吸血的老板,宁愿多出一个人工资,让她们轻松一些也好。

但是许恒洲不让,他还记得,个体经济刚出来的时候,还是经过一些波折的,对于招工的人数没有明确说明,甚至还因为请太多帮工抓进去几个。

以目前的政策来看,两个是比较安全的数字,现在小吃店挂的黄阿姨名字,服装店挂的李明名字,每个店都是两名帮工。

要是再请人,就得等一段时间,中央经过讨论之后,会有一个“七上八下”的说法,也就是说七个以下帮工是允许的,不是资本主义做派,超过七个,就可以请去喝茶了。

所以小吃店要想扩大规模,可以等到那个时候,但是服装店扩大规模势在必行了。

现在首都已经多了很多家个体户,不知道上一世怎样,但是这一世,可能是许恒洲他们带了个头,帝都的个体户数量增长很快

有做祖传手艺的,开出来就是老字号,招牌一挂上,客似云来。但更多的是学着许恒洲开小吃店和服装店,小吃店还好,反正这么大的帝都市场向辰他们也吃不下,黄阿姨和葛叔的手艺放在那里,别人开再多店也影响不到他们。

但是服装店就不一样了,他们联系了代加工厂,工厂出来的成衣可比手工做的快,那么大一批衣服,要是光放在一家店卖,不知道要卖多久。

而且马上换季了,该卖轻薄的春装,这批衣服如果卖不完,就得压仓库里。虽说明年还能拿出来再卖,但许恒洲想要的是活钱,这些衣服压着卖不出去,就算值钱,在许恒洲看来也是亏着的。

而且现在首都除了他们,还开了三家服装店。除了一家类似于老裁缝铺那种,继续做定做的衣服,剩下两家都是跟阳光服饰店一样卖成衣,更过分的是,他们仿的还是阳光服饰店里衣服的款式。

这时候就别说什么专利权了,没法说,对这个保护力度很弱。好在许恒洲做事周全,早早去申请了品牌,之后又在衣服上缝了商标,跟后世一样,都在后衣领等不起眼的地方,小小一块,不注意看不见。

如果那两家不闹事还好,反正首都市场这么大,就算再多几倍的店也吃不下。不到他面前恶心他,他吃肉,别人捡点油渣他就当没看见了。但是如果有什么坏心思,他能让人吃不了兜着走。

今天工厂送来的成衣他已经看过了,质量很不错,不愧是有名的大厂子,工人们技术很好。商标他抽查过,应该也是没问题的。

但是数量太多了,光放在店里卖,估计要卖到几个月之后去,他还打算早点上春装呢。

许恒洲想了想,服装店现在确实挣钱,他不嫌钱咬手,多多益善,干脆开分店算了。

分店自然不能挂在李明名下了,总不能一个员工都不招吧,人家一查起来,李明就完蛋了。

当然,也不能随随便便把店挂在不信任的人身上,光店面就不少钱,让人坑一把够呛。

找来找去没有合适的人,许恒洲都有点想挂何远峰的名字了,反正坑一次也是坑,坑两次也是坑,多坑几次他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