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马车缓缓前行,车内的黎续和马上的慕阳寻都沉默着,没人先开口,但两人之间却有着暖暖的气息,丝毫不显得唐突,仿佛本该如此,慕阳寻淡淡的微笑着,心想就这样走下去真好,黎续呆呆的想着,这一路有人陪着真好。在谁也没发现的情况下,两颗心渐渐靠拢。

不一会儿就到了宫门口,下了马车,因为有慕阳寻这个太子陪着,守门的侍卫并没有多加盘查就放黎续和小竹子进去了。

慕阳寻带着黎续一阵七拐八弯的走着,宛若九曲的长廊走得黎续脑袋一阵发晕,完了,绕晕了,以后自己找不到路可咋办!可现在也不好意思让这太子爷天天来送自己。况且也没那么大的面子。

两人一路无言,应该是快到了的时候,慕阳寻终于先开口了:“阿续,这宫里比不得外面,有什么时一定要派人来通知我,这个拿着,以防万一。”说着拿出一枚令牌拉过黎续的小手放在手心上面,手指触摸到柔嫩的皮肤,慕阳寻内心微微一荡,放下令牌有些不舍的放下紧拉着的手。

黎续看着手上的令牌,是一枚金制的牌子,上面也就只写了个‘东’字,想来也是象征太子身份的令牌。黎续淡淡的点了点头说了一个字:“好。”。

其实黎续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和太子能相处得如此自然。慢慢的感觉两人好似像认识了许久一般。

到了太府门口,侍卫和小竹子就留在外面,因为平时其它人是不允许入内的。

黎续走进一看,有好些个王孙子弟正在嬉闹,见来了个新

面孔都停了下来。再看到身旁的太子,都纷纷上来行礼,慕阳寻温和的笑着对他们抬了抬手。

当然对黎续就直接的漠视了,只当他是太子的小书童。毕竟这里都是天之骄子,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是不允许他们向比自

己身份低的人低头的。

突然一身形似花蝴蝶般的身影奔了过来,黎续还没看清就从面前飘过了

“太子哥哥,你今天怎么来这了,是来看蝶儿的么,蝶儿好想念太子哥哥。”原来是一大约十一二岁的小姑娘。长得也是娇嫩清秀,此时正委屈的拉着慕阳寻的手臂道。

黎续斜斜的看了过去,慕阳寻接触到黎续的眼神,急急的甩开那女孩的手,对着黎续说道:“阿续,这是南阳郡主,我表妹”

“在下黎续见过郡主。”

南阳郡主,原名杜云蝶,是当朝皇后杜雅岚的侄女,因盛元帝与杜皇后感情甚好,因此对杜家人也是多加提携,其父杜仕林官拜一品宰相之职。其兄杜仲位居户部尚书一职,这杜云蝶就是这杜仲的嫡女,因上面已有三位兄长,到她这一个女儿时,杜家自是疼在骨子里,因此在这杜云蝶刚八岁的时候,皇后就向盛元帝求取了个南阳郡主的封号给她,因此性子也很是骄纵。

杜云蝶看了看黎续,微微皱着眉说:“太子哥哥,这是你的新书童么,怎么这么寒酸。”

因为快上课了,这时已有许多人在一旁围观,书院的人都知道这杜云蝶倾心太子的事。而且这位郡主可不是个好惹的主,众人都在一边看热闹。

慕阳寻一听,微微有些生气,正要发作,黎续淡淡的对他摇了摇头,这才生硬的说到:“胡说,阿续是父皇亲自恩准来太府入学的黎侍郎家二公子”

众人一惊,这黎家二公子最近可出名得紧呐,百闻不如一见啊。

突然上课的钟声传来,大家都急急的散了去,慕阳寻指了指黎续去报道的地方,轻轻的说了句:“中午午休的时候我来找你。”就转身走了。

黎续走到学院的教学处,找了个位置坐下,四下看了看。这里大约有二十个左右的学生,也包括那南阳郡主在内,因大凌国风开放,男子与女子可同堂上学。这时一位大约四五十岁的夫子走了进来。

第16章

打从夫子进门开始原本很是吵闹的人顿时就安静了,黎续身旁坐着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少年,长很粉雕玉琢。原本还未说出的话,此时一阵急收,两脸颊高高的鼓着甚为可爱。黎续忍不住笑了出来,引来其他人一阵同情的眼神。

看着其他人都转头看向自己,黎续心下感到疑惑。什么情况,随后黎续就感觉不妙了。

此时再看那夫子穿着一身白衣直接走上了讲台,看着着实有点飘渺之感,拿着介尺,微微轻咳了一下。淡淡的说道:“刚刚是谁笑了?”抬了抬眼看了四周,眼神在黎续处停了下来,

黎续有些微愣,慢慢的站了起来,后面的木条凳微微吱吱的响了下,看着都同情的看着自己,黎续想这夫子应该有些严厉。

没办法只能站起来硬着头皮说道:“回老师的话,是学生不小心笑出了声。还望老师念在学生初犯,别和学生一般见识,所谓不知者无罪。”黎续想反正自己今儿初来,总不会太过的惩罚自己。

“哦,初犯,你是那家的公子,难道不知道来我这学习的规矩么,如果适应不了,就趁早回去。”那夫子一听更是有些生气,不好好认错,还给自己找借口。

这夫子名为孟彦瑜,字怀德,是大凌朝享有盛名的学识大儒,尤其在书法和德礼上很是得当今文人才子推崇,他提出的“百善德孝为先,人臣忠义当首。”言论对大凌的国风影响深远,尤其还是当今圣上的太傅老师。因此平时教学期间,堂上的纪律很是严谨,礼义也摆在首位,因此在坐的公子哥都被狠狠的教训过,虽然刚开始这些个贵族子弟都甚是不服,几次在堂上捣乱,都被这孟夫子狠狠的修理了。

回到自己的府上,不仅得不到自己父王的关怀,还都狠狠的被训了一顿,没为法,哭诉无门,又被夫子教训,慢慢的都学乖了,所以都纷纷的老实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