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分红

“也是因为大齐交通不便,冬天大雪封路,更不好走,外省州县的官员还要回家探亲,若假给得短了,连路上时间都不够。”

“也是。你们司农司那个杜知书,沿州来的那个,我听周氏说,他们夫妻好多年没回过家乡了。”

隔天,腊月二十,大齐各处衙门开始封印。到正月二十开印,大齐的年假足足有一个月。

达官富户向他们求购种子?

哪个达官富户没有庄子田产?他们若真的培育出了高产作物,未出世的可食用作物,定是有不少人来求购的!

众人想像着平时看不起他们的人跑来向他们求购种子,那画面……

杜知书坐到她身边,“不就是四十二两银子?娘子,你现在口气大了很嘛,为夫还以为娘子你身缠万贯,都瞧不上为夫拿回来的银子了。”

沿州离京城不算太远,一个月时间尽够他们来回了,之前不回去,主要是因为抛费太大,一家人都靠着杜知书的俸过活,一年下来,不借银子不欠债都是好的了。

想起今年宫里有除夕宫宴,五品以上官员及家眷要进宫参加宫宴,林照夏便拒绝了,“除夕有安排了,走不开。年里如果有时间我们再去余杭看你们。”

现在杜知书捧着账本,又一次为自己,为他们司农司感到骄傲。这上面不是数字,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是他们为己为民的一颗热辣滚烫的心。

他们有自己的庄子了!他们不用受制于人,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作各种试验,不用看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满满的成就感。

“今年你们司农司应该好过些了。”

“今年我们准备的时间晚了,且试种了一部分不熟悉的菜种,又送了大部分进宫,故而分红不多,另外我还留了一千两未做分红……”

没想到古人这么质朴,只施以一些薄恩,就惦记着回报。

看着就让人恨不得抱着它们啃一口。饶是心性再坚韧之人,目光也透着欣喜。

谁能想到他娘子才跟着王妃这么短时间,就赚到了多他数倍的银子。

林照夏感慨了一番京城居大不易,北上广无数人奋斗多年,也买不起一套房子,一到过年就怕,一年攒的钱一到过年就没了。都一样。

等最后姚大人也领完分红后,司农司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人人咧着大牙笑得开心。来的最晚的唐望之也领到二十两。

赵广渊想了想,“我会交待下去让人记下送礼者的名单,明年给他们引荐一些大儒,指点一下他们的学问。”

杜知书说完,众人对视一眼,心情激动。尤其是几个杂役那兴奋的表情已经明晃晃写在脸上。

林照夏应了一声,说起年礼,又想起一事,“藏书馆那边好多人送年礼来,我本来说不收的,可他们把年礼放门口就走。”

赵广渊也笑了笑,“几个皇姑姑都不是刻薄之人,小时候待我和皇兄都很不错……”

等说完话,见他们在屋里呆不住,才让丫环带他们出去了。见妻子都没打开包袱看一眼,调侃道:“你现在连银子都不放在眼里了?”

众人又惊又喜,他们有自己的庄子了?明年他们在自己的庄子上种菜,卖得的利都是他们自己的?

“明年我俩都努努力,争取买一处自己的房子!”“嗯!”

论贡献度,论辛苦,谁辛苦过他们啊!

五两一个的银锭子,怀里揣了好几个,沉甸甸的,两人激动地捧着,“谢谢越王,谢谢姚大人,谢谢杜大人!”

司农司没什么油水可捞,连姚大人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荷包不鼓,各衙门同僚还看不起他们,赵广渊便想为他们谋些福利。

“连我去参加各种宴席,贵夫人们也都往我身上打量,生怕越王太穷,委屈了我这民间来的王妃。我每回参加皇室的聚会,大长公主们都恨不得送我首饰,生怕我这寒酸气给皇室丢人。”

杜知书吸了一下鼻子,平复了一番心情,才把账本跟众人念了一遍,种了几种菜蔬,种植期多长,各收成如何,宫里送了多少,余下多少,卖银多少,成本多少……

声音都发着颤。对于一月二两俸的他们来说,三十几两银子几乎相当于他们两年的俸,如何不让人激动!

而且这还是他们辛苦付出努力得到的银子,堂堂正正得到的外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