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说了周明晏出色的成绩之后,王萍萍当天下午就去了学校,亲自找到校长,希望能让周明晏入学。
一番商量之后,校长表示可以直接让周明晏入读学校的五年级。
校长那边松了口,周明晏这边却遇上了麻烦。
“明晏啊,你家到底在哪里?”
周明晏不是特别外向的性格,可一向很尊重王萍萍,唯有这次罕见的沉默了。
想要念书,就涉及到户口的问题。
先前提到过,周明晏的母亲早逝,舅舅舅妈也不喜欢他,虽然有亲戚,却相当于没有。
在童潜的明示暗示之下,王萍萍便动了心思,想要找到周明晏的家人,把他的户口迁到自家户口本上。
她已经做好遭受那家人刁难的准备,谁知还没等到这一步,周明晏就先抗议了。
他抗议的方式就是沉默和死板的微笑。
见周明晏无论如何都不肯说出自己家在哪里,王萍萍悄悄叹口气,把这事暂时埋在心底。
若是寻常,换了童潜,早就上去撒泼打滚逼着周明晏说出来了。
可他这次并没有参与进来。
谁的心里都有无法对人言说的一段往事。
他有,周明晏也有。
设身处地,他也能理解周明晏的举动。
大不了他自己去查,查到了,直接去把户口本拿到手,当木已成舟,既可以不用逼迫周明晏回忆痛苦的童年,也可以达成目的。
完美!
出于此,童潜便陆陆续续找王萍萍要钱。
他要的不多,一块两块,王萍萍顺手就给了。
毕竟要没有童潜想出卖饭团的主意,家里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钱。
只要童潜不拿去乱花,怎么用都行。
多亏了王萍萍的大方,童潜很快攒到了一笔对学生来说数目可观的钱。
他用这些钱买玩具,买零食,散遍全校,把全校的同学都发展成他的眼线,托他们打听周明晏老家。
小孩子的力量,往往会被大人们忽视。
可很多时候,正因为是小孩,大人们没有防备,随口一问就能得到很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