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爸爸,我舍不得他们……舍不得云沟镇。”

虞小栓也红着眼看向后视镜里那些默默跟随在车后的人们,“唐书记是真正的好官,所以大家才会舍不得您走。”

“宏宏,爸爸知道你很舍不得,但是该舍的时候就要舍。辛苦你了,跟在爸爸身边就是这样,我们还会更换很多地方,每一次你都这么难过怎么行呢?”

听着爸爸温柔中带着一点冷酷的安慰,唐青宏抬起小手想要擦干眼泪,“嗯……我是舍不得他们,但我不会因为他们留下来啊。我肯定是跟着爸爸走的,不管爸爸去哪儿,我都跟着您。”

唐民益闭上眼睛缓解那阵酒意,脸上仍然保持着平静的微笑,“爸爸没有骗人,我们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回来看看的,这里的工作……爸爸还有很多没做完呢。”

唐青宏看着爸爸有点疲惫的表情,几乎一瞬间就懂了,爸爸还没有完全放心,即使对自己提起来的袁正峰也是。爸爸如此理智,并非因为冷酷无情,而是把那份情感埋藏得更深,升华得更高,把那些感性的呐喊化为更具体的责任。

第57章 九零年代

临湖县位于吴省西北隅,辖三十一个乡镇、总面积一千八百平方公里,总人口达一百六十万,其中贫困人口就高达一百五十多万,是竞州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最穷的县,没有之一。

即使改革的春风早已经吹过大地,这里的经济仍远远落后于竞州市的其他县,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经济底子薄、人口众多之外,本地官员普遍老龄化,作风保守,集体排外才是关键。

一九九零年初夏,临湖县又有一位新任的县委书记即将走马上任,他年纪轻轻,不超过三十岁,却在官场内外都有着很大的名气,升迁速度如坐火箭。

这位唐书记八六年还在吴省允州市玉穹县下面的一个镇做代镇长,短短一年间去掉了头上的“代”字,还成为当地的党委书记,八七年就调任到西南贵省省会城市附近的一个县做了常务副县长,三年间陆续升为县长、县委书记,把那个距离省会城市二十多公里的小县发展成了县级市,在经济改革方面闯劲十足、屡创奇迹,身后又有贵省省委书记邹亦新一路保驾护航,政务上几乎没有人能给他任何阻力。

管辖区内经济腾飞的奇迹,让他成为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官场里关于他的传言很多,有人说他出身高门,又靠着邹亦新的关系才升得这么快,其实个人能力很一般,谁叫他有个漂亮聪明的儿子在省城上小学,几乎长期住在邹亦新家里,省委书记两口子私下还收了这个孩子做干儿子。

也有人说那个儿子其实不是他亲生的,是他从京里另一家大户抢来的,就跟做人质似的留在身边养着,平常对那孩子也不好,邹书记两口子是看不过去才对那孩子给予关怀,谁叫那孩子的亲爹跟邹书记关系深厚呢,估计是专门委托了帮忙多照顾着。这高门大户的事情太复杂,谁也说不清楚,只可怜了那个啥都不知道的孩子。

甚至有人说,这个唐书记简直是个天煞孤星,走到哪坏到哪,少年时就克死亲爹、前些年克死老婆,四年前一去云沟镇就搞掉了当地的副镇长,书记也次年就退了休,连带上面那个县的县委书记都丢官坐牢了,这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大。三年前人还没到贵省,邹亦新就让当地县委书记把县委班子整得翻了兜,只为给他扫清障碍,那位县委书记得罪了太多人,自己也心力交瘁,等他一到任就住院病休了。这一次他调回吴省去临湖县做一把手,真不知是去搞经济还是专门去下刀的。

对于临湖县委县政府的班子来说,这位新书记人还未到,他们就全体如临大敌,挖空心思想着怎么才能跟他处好,不要做了人家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祭品。

所以一大早的,整个班子的重要领导都准时上班,没有一个敢迟到的,换着人打电话问去市里接人的县委办公室主任冯正,车大概什么时候能到,得知这次竟然是市委书记跟组织部长一起送唐书记上任,他们更是大气也不敢出,全都战战兢兢地候着,不时调整笑僵了的脸。

此时送人的车正开在国道上,市委书记周军让唐民益同坐市委一号车,唐青宏坐在前面的副驾上;市委组织部熊部长和来接人的卫主任坐的是县委一号车,两辆桑塔纳一前一后稳速行驶,车内的周书记跟唐民益一路都在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