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本书对比,没准就有答案了呢?
想到就做,谢庭月立刻啥叫手下寻找一幅陶公真迹。
他的动作不算大,换作往常,可能不会有人注意到,但谁叫现在所有人都盯着他呢?一点小事,也能被大家知愁,解出无数深意来。
大家对过往的故事很好奇,尤其年轻人,对前辈风采极为仰慕,奈何陶沐殊此人‘不可说’,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先帝把这个人的痕迹划掉了。
可史册没记载,京城不准提,外面野史话本很多,陶公风采卓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没人不知道,没人不佩服。如果谢二和这位有关系,习得前辈一二本事,没的说,绝对是大安商者之福!
所有人都动起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对谢二过往各种深挖。
戚文海和刘远山首当其冲,谁也别想跑。
发现是露脸的事,没半点麻烦,戚文海就没想着给好朋友遮掩,把过往认识,合作干的事都说了。还跟个说书先生似的,各种营造气氛,渲染情绪,只把谢庭月说得天上有地下无,连算盘都用不上,手指头一掐算,就知道这生意怎么做,哪天能得,赚多少!
刘远山近水楼台,得的指点更多,担心一时吃不透,他还把谢庭月的话全部细细记了下来,收集成册。这本笔记他倒是想死死抱着,当成传家宝,无奈来客似狼啊,直接抢了就看了!还一个个眼似铜铃,啧啧有声,就像吃了什么仙药似的,茶不喝了,饭不吃了,不管环境如何,一蹲就是一天!
刘远山气得吹了会儿胡子,缓缓叹气。
公子教他时,并没有任何私藏,也没任何留手,说知识或许一样,但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深度广度不一样,用起来就不一样。聪明人怎么都能出头,与其费尽心思藏着掖着,不若努力让市场多元,这个行当,有本事的人越多,才越有意思,越有生机。
公子胸怀锦绣,有大志向,为人行事却很低调,从不炫耀张扬。这么好的人,受过那么多苦,谢家那起子破事,外人谁知道?刘远山替公子不值!而今有机会,正好也让这群人知道知道,公子是个怎样的君子!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在说谢庭月好话,每每‘谢二’两个字提出来,不管酒楼茶肆,妓馆街道,全部跟打了鸡血似的热闹,没人比谢庭月的风头更盛了!
谢庭月感觉出门都难了……
这天办完事回家,楚暮正在房间里等他。
“陶公的字,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