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笙夫妻大婚三年多无子,郑钰铭担心了,他怕吴王笙夫妻有一方不孕。
田王后如果一直不孕,吴王笙年过三十必须纳姬,未来妃子家族必须要好好挑选,佳庶妃除了自身品貌,娘家还不能势大,得如田王后家族一样没有野心。
如果是吴王笙不孕,郑钰铭的头就要变大。那种情况佳解决办法就是吴王笙过继王室旁支的子嗣。吴的国王室近支情况早被楚朝辉调查清楚,没有一家情况能让郑钰铭满意放心。
如今田王后怀孕,一举将两样麻烦事都解决掉,郑钰铭当然宽慰。
文汇报和南报都有记者一直跟随北巡队伍,田王后怀孕的消息在郑钰铭默许下,很快登上了两大报纸头条,消息随着报纸传遍吴国各地。琢磨着将自家家族姬女推销给吴王笙贵族全部熄了念头。各地百姓知晓王室有了继承人,现在有王庭体制有了承续,民心更加安定。
大概老天爷很喜欢田王后肚子里的孩子,这年寒流没有来得特别早,到十月底,北方冷空气才席卷整个大秦,大秦各诸侯国被低温笼罩。这年寒流来得晚,强度却是厉害,冬季平均气温为历年最低。
异常寒冷的冬天使得大秦各诸侯国百姓都煎熬,吴国国民生活安定有保障,寒流带给他们伤害少。刚被兼并唐国百姓因为有吴国力保护,百姓们这个冷寒冬,过得比往年安宁。
寒流袭卷唐地之前,马仁已带领当地驻军、唐地郡县的官员,将救济粮发放到百姓手中。南埠运输来的棉衣粗棉布,由百姓按户口人数赊欠回家。原来唐地大贵族禁止平民砍伐山林,全部对乡民开放,允许百姓砍伐树枝回家烧饭取暖,郡县城内百姓得到低廉煤碳取暖。各地招募百姓进行水利和道路修建,让唐地百姓以劳力换取工资生存。因这一系列利民措施,唐地百姓安然度过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天。
赵国因为赵轩注重民生,没有受到戎灾地方百姓生活还过得去,被寒流冻死不多,受戎人抢劫幸存下来了西北郡百姓,因为赵轩全力调拨国内物资救济,加上吴国慷慨援助,那里绝大部份百姓都熬过了严冬。
除了吴唐赵地区,大秦其他诸侯国百姓境遇便很凄凉。楚国和陈国位置偏南,受寒流灾害稍轻,百姓没有冻死,却因干旱欠收饿死许多。
被戎人抢劫过西北诸侯国,那里幸存下来百姓大都一无所有,各诸侯国国君和贵族的不作为,使得这些幸存的百姓在冬季因寒冷和饥饿成批死去。戎灾、干旱、严冬三大因素导致大秦中西部地区人口急剧缩减,本来人口繁密的地区,出现了百里无人烟境况。
吴王笙三年大事,除了唐国被吴国兼并,戎人南下抢劫,还有赵国国君薨逝。赵轩父王冷空侵袭赵王都后,引发疾病,终十一月中旬凌晨断了气,享年五十六岁。
郑钰铭一得到赵王驾薨的消息,让文采好王颉帮他润色了一篇言辞恳切、深表哀悼的吊唁函,派使者带去奠祭赵王,并让两大报纸都予以报道。
吴国吊唁使者第一个赶至赵国,赵轩看完郑钰铭亲笔誊写的吊唁信非常感动。一个月后,燕国吊唁使者才姗姗来迟,刚刚继位的赵轩断然拒绝了大舅子燕王结盟铁四角建议。
郑钰铭拉拢赵国获得成效,派往周围各诸侯国使者也取得很大成果。吴国使者诸侯国王庭卖力游说,吴国商人上下活动,解释唐王咎由自取,宣扬吴国国君和明公子仁厚善良。不少诸侯国君主打消了对吴疑虑,就连刚刚结成联盟齐鲁燕三国,联盟关系也开始了不稳定。
“大王,唐国君王如果不是自己昏头派刺客行刺明公子,吴国哪里会兵伐唐地。”鲁国君王舅父向自己外甥进言。
“可是吴国兵马太勇,孤怕万一啊!”鲁国跟齐国结盟,并非鲁王自己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