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赵轩眼睛扫视自己的臣子。

“就因明公子不拘一格用才!才使心高气傲的余奎甘心效忠!明公子雅量,用人不疑,才有今日吴国国力蒸蒸日上!吴国日益强盛,大家有目共睹,难道不正得益于此吗?”

赵轩一番话说完,王庭鸦雀无声,只有赵轩响亮的声音继续回荡。

“众卿可知这次吴国提拔考试还有谁去参加?”赵轩拿过一份报纸甩了一下,指着报纸上刊登的提拔考试前五十名名单。

“第四十六名申落,为许国王室贵胄!”

赵国百官纷纷到自己手中报纸上寻找,果然,申落的大名赫然在列,申为许国王室之姓,大秦只此一家。

“申落为许王王侄,对于别国王公子,明公子依然重用为县守。这许多人都有大才,却不得自家君王重用,浪费在了朝野。吴国提拔考试不问出身,只唯才任用。长此以往,天下英才必尽归吴国,吾国如若再不开门揽才,如何跟吴国比拟?”

赵轩一席话说得一半百官低头,只伯耀和武铣一批新兴贵族眼中闪着崇拜光芒。

“赵若若再不开门迎才,国力早晚流于九流,以考选才势在必行!”赵轩为这次议事一槌定音!

议事结束,百官由大殿出来,三三两两走在一起议论。文宰没有跟同僚走在一起讨论,只想尽早回府。

“文宰大人!请留步!”右大夫从背后急急追来。

文宰皱眉,不情愿地放慢脚步等待。

“右大夫找老夫何事?”

“先王将大人当为股肱,以社稷相托。如今大王年轻气盛,行事有些武断,为社稷故,大人应该力谏啊!”右大夫对提拔考试明显很反感。

文宰盯着右大夫,脸上严肃:“右大夫错矣!大王如果行事鲁莽武断,先王怎会在位就放心交于大权?考试选拔人才利于吾国,利国之举,吾等还是应该拥护才好!”

赵轩已经做了决定,文宰只要不担负得罪人的名声,文宰对赵轩的改革都会赞成。

文宰不待右大夫说话,便拱手告辞匆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