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咱们那里要重头再建。”周大劝说堂弟。
“重建就重建,咱们那里归了吴,不就跟南埠这里一样?总归是种田呗。”周大堂弟很有信心。
“那南埠的地呢?”
“三个孩子,只有老大愿意跟着回去,南埠的地留着给老二老三。”周大堂弟都码算好了。
南埠人口涌入太多,良田不够分配,一些新婚立户的年轻人开始分不到二十亩土地。吴国兼并齐鲁之后,蔚山郡守鼓励齐鲁的原住民返乡种田。齐鲁经过多年征战,两地人口已经少了三分之一。新兼并的齐鲁燕三地,每户可以分配到三十亩土地,赋税享受三年优惠,第一年全免,第二年第三年收半税。
“这样也好,过了春节,我跟你嫂子也想回去看看。”周大也想回故土看看,现在生活再好,割不断对故土的感情。
春节过后,周大包了条帆船,载着原来偷渡到南埠的三十几个亲友回了趟家乡。探亲结束,选择留在故乡的有三分之一,基本是年纪大的,其他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回到南埠生活,南埠的繁华比残破的故土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周成在这年春天终于成亲,婚礼在山谷举行。吴王笙夫妻、郑楚两人、王庭显要,只要能抽出时间的山谷出身权贵,都到场观礼祝贺。周成的婚姻也是百慕婚礼形式。在蔚山地区,百慕婚礼被许多年轻人看好,逐渐成为蔚山地区婚姻主要形式。慢慢地,百慕婚礼从蔚山向吴国其他各地扩散,百年之后,百慕婚礼成为华汉帝国主流。
周成婚后,妻子没有留在山谷,而是跟随丈夫驻守边疆。周成一直为华汉帝国守卫疆土,直到年老卸职,才回返山谷居住。
周成夫妻共生育三儿一女,不过周家最出息的不是周成的儿女,而是他兄长名下的儿子周宝。
周宝读书有成,参加提拔考试获得第二名,之后派到地方任职,最终做到了地方郡首大员。
第197章 番外5
大帝二年春天,昔日的许国王都城内热闹非凡,走在大街上的人增多,许多人都奔往一个地方,城中的大戏院。
四年前,许国国主以保留王室财产和爵位,将许国国土以一百万金的价格卖给了吴国。许国国主之所以如此识时务,一是屈服于吴国强大武力,二是许国国主的堂侄,在吴国当地方官的申落从中游说,使得吴国没有刀兵相见就和平兼并了许国。
许国被兼并后,吴国的利农政策和措施在许地推行。蔚山的一些商人涌到了许地开办工厂和作坊。因为许地没有经受战乱,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经济比齐鲁燕三地繁荣。许国昔日的都城,比以往要繁华得多。
许都大戏院门口聚集着许多人,人们大都在戏院门口的海报前指指点点,高声交谈。也有几个不参与议论,或蹲或站在旁边观察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