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彩棉才是当地农民最大的经济来源,但经历了棉商拿拒绝收购做威胁这一出,他们都对彩棉种植不是很信任了,谁知道棉商会不会再恶意压低收购价?再说,今春西北大旱,粮价肯定要涨,还是多种一点儿粮食作物吧。
毕竟,吃饱肚子才是硬道理!
那就只有补种高粱了。可是高粱既不是很好吃,又不是很好卖,附近又没有酒厂收购,少种一点儿还行,种多了吃不了,又卖不上价格,也不是很好的选择。
或者种一点儿玉米或者谷子试试?
农户们委决不下。
“要不……去问问罗总工?”
“行!去问问吧,他种菜种得那么好,说不定真能给咱一点儿意见。”
罗葑……罗葑也不是很懂。
但他认识农科院的邓院长和研究员啊,于是火速跑了一趟l省农科院,不但搞来了一批农科院新培育出的耐盐碱旱稻种子,还买来了一批耐盐碱的油葵和黑豆种。
北方的单季旱稻五六月份播种,九月份收割,现在播种刚刚好。他们这儿昼夜温差大,生长时间长,光合积累多,种出来的稻米会积淀更多的营养物质,口感肯定比一般稻米要好。
如果能成功实现旱稻的大规模种植,这儿说不定能成为除了东北之外的第二个北方米粮川!
农科院表示,只要农民们和他们签合约,做他们旱稻第一批大规模种植的试验田,旱稻种子全部由农科院水旱稻研究所免费提供!也算作给受灾农民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良种补贴。
种稻子啊?
农户们面面相觑。
他们这地方土地贫瘠,又缺水,小麦亩产都不高,真能种出稻子?
“要不是罗总工,俺们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嘞,”老年丧子、夫妻俩相 依为命的方大娘眼里含着泪,“没想到俺们老了老了,还能用上滴灌……俺们签!俺们相信罗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