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上表劝进

典韦、江玉燕代表着军方的态度,苏轼、柳永等人代表着文官,林平之代表着赵平安麾下的谍报力量。

三拜之后,苏轼、柳永等人上表劝进,一段激昂澎湃的陈词听得众人热血沸腾。

自家少爷眼下只是一个王爷,不是一言九鼎的皇帝,如今在海外开创偌大的基业,合该少爷称帝建国!

此刻这么多人上表劝进,少爷竟然不答应?这让如意想不通,小脑瓜子充满问号。

别看说的只是饮食问题,其中却透露着各地百姓的生活状况。

“殿下远征东瀛,解倭寇之患;开拓海外,教化上古遗民。至今已有黎民二万万,拓地六万里,古今未有之基业也。”

“上以慰宗庙乃顾之怀,下以释普天倾首之望。”

不思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读再多的书都没有用。

“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狭巢由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以黔首为忧,不以克让为事。”

“来了好多人,典统领、江统领、苏轼、柳永……”

武道修为到了赵平安这一步,不再是苦练就能突破的,这些时日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品读道家、佛家典籍。

“少爷,你怎么不答应呢?”

只有百姓生活富足,没有灾祸,人们才会有时间、精力研究各种美食,各种珍馐美味才会层出不穷。

柳永闻言,赶忙从怀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奏折,只见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看上去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说罢,赵平安缓缓放下手中的《道德经》,揉了揉有些胀胀的脑袋,这是用脑过度的表现。

“就冲这个,我举双手双脚赞同。”

要说赵平安不动心,那是假的,只是凡事都有其礼仪、准则,不可能臣下上表劝进,他就得立刻答应。

那样吃相太难看了,容易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

从三皇五帝到如今,皇帝登基都有一套固定的礼仪,除非有天大的利益,赵平安无所谓打破其中的规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