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打开的市场

之后一段时间,除了一部分是米贩子来买,另一部分就是张大年去送货了。

很快,竹笙这一批灵米除了预留的大多卖出,一共卖了近三十万元。名声在当地村镇,尤其是竹山镇那一块儿打响,以及竹笙毫不知情的,由张大年牵头奔走成立的什么魔道联盟内打响。

大家虽说是意思意思买点儿,但灵米这种好东西,接触到后懂得都懂,谁没偷偷吃两口呢?

吃完了,等下次看到张大年,还得故作坦然地问道,“我想着上次那点不够体现我们的情谊,要不让我再买点吧!”

弄成这样,也是十分诡异了。

有了钱,有了第一个员工,竹笙立刻着手开始扩大规模。

一亩地实在是太少了,几乎干不了什么。

她看上了后面带竹林的那片山头。

她还想修缮一下房子,能在竹林边上盖一个最好。

但是要在山顶搞,不可避免地又涉及到通水通电,和修路上去的问题。

竹溪村的穷,不仅仅体现在少有人家里有电话和手机,更体现在没多少家电。大家屋子里也就拉个电灯,往往还舍不得开多久。

而竹笙这种茅草屋就更惨了,之前通电那会儿这屋子没人住,于是都没有搞!

虽然竹笙记得现在智能手机还没普及,但还是有些怀念那个时候。

不过她也不懂科技这块儿,不可能一下子跨过去。能做的,只有先把屋子修一修,电给通上。

这些还算好说,花钱就行。

修路,竹笙却是遇到了难题。

给小山包上修路,主要是为了上面种的东西好用三轮车拉下来。

但是村子外的路还不够畅通也没用。

于是竹笙去找村长问承包山头一事,顺便问了问这路什么时候修。

村长让竹笙坐下,给她倒了杯茶,叹息道,“这路啊,其实修过一回了,但是没修好。”

竹溪村发展艰难,其实早就想过修路了。

但偏偏是这路,成了村里老大难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开头大修,原本从王秀荣切入,换成直接让从假千金切入了。修改主要在第一章后半部分和第七章,原本的3-7往前挪了一章。发现后面有看着迷惑的可以回头看看这两章,主要内容就是假千金身份挑明开始搞事。没有看不明白的话就不用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