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君臣相得 寒夜飘零 1998 字 6个月前

定安五年,十一月初四,帝王一纸诏书传回京城。

诏书上曰——

双子祥瑞,乃上神之眷顾,大岳之福祉,朕此行出征必将旗开得胜。

闻皇后诞下双子,朕心甚为激动,辗转不能成眠。

临窗望月,新月如钩,繁星如斗,举目四顾,霜天峥嵘。

心忽有所感,得上神赐下一双美名。

峥嵘,深邃不凡也,可不正配朕一双麟儿?

遂将皇长子赐名为峥,皇次子赐名为嵘,受上神眷顾之子必将昌盛吾大岳。

思及朕决议出征之时,诸位老爱卿涕零如雨,言道朝中不可一日无君。

近日来,朕再淫欲思,甚感诸位老爱卿句句肺腑箴言。

然,朕已出征在外,万不能无疾而终,半路折返,否则岂不贻笑大方?

幸甚,上神赐予朕一双爱子。

再三思虑,朕决议册立皇长子岳峥为太子。

太子半君,朕出征期间,足矣代朕于京中振国本,安民心。

待朕凯旋归朝之日,补行册封之礼,朝贺之典。

册立太子一事,朕意已决,诸卿无需再言其他,只管尽心辅佐太子代理朝政便可,诸卿忠君之心,简在朕心。

扯了上神的大旗,拽出了老臣昔日言语做托词,最后又一句简在朕心做了隐晦的威慑。

便是仍有挥着铮铮铁骨想要直谏的言官,却又寻不到陛下的身影,连上了几次奏疏,皆杳无音信。

陛下远在京外,谏无处可谏,朝中议事时于三位辅政大学士面前闹腾了几次,便也只能悄了声息。

诞生七日,皇长子岳峥便被抱上了大殿。

初生龙子,坐镇于朝上旁听政事,倒也乖觉,不哭不闹,只自顾自地吐着他的口水泡。

朝中有耿大学士看顾,有殷大学士、沈大学士辅佐,君主似乎极为安心,只每隔五日看一次奏报,一般只管在三大学士批过建议的奏折上写上一个“准”字,或是涂上一笔“甚好”,却鲜少评议诸事。

南国的冬天鲜少见雪,多是绵绵细雨。

沈澜清随着岳煜到军中四日,已见了两场连夜雨,如今正赏着的便是第三场。

自到了军中,除了第一日随着君主在主帐前,任一干兵士瞻仰了天颜外,其余时间便都一直被君主拉着躲在帐内。

主帐本是安亲王的王帐,御驾到了军中后,安亲王便将王帐让给君主做了御帐。

以安亲王那好享受的脾性,主帐之奢华、之舒适可想而知。

不仅帐外镶了金玉,鹤立在一水儿的军帐正中极为夺目,帐内更是铺满了厚实的皮毛,暖玉矮榻,锦缎被子,沉香木的书桌,复又摆了三个银镶玉的炭盆。

不像行军打仗的,更像宿营郊游的。

赤脚踩着软绵绵的皮毛,着着细布里衣,沈澜清杵在窗前,掀着帘子无声地赏着窗外连天的细雨。

倚在榻上漫不经心地翻着奏折的君主抬眼扫了一眼窗前,皱眉将奏折放在腿上:“那雨有甚么好看的,当心着了凉。”

玄色袍服准确无误地落在了肩头,脚底的暖意似是瞬间便蔓延至了全身,收手放下帘子,遮住了帐外密实的雨线,沈澜清转身,拢着龙袍挑眉看向复又开始翻弄奏折的君主,不禁抖了抖眼尾:“臣只是在想,如此天气,若是发兵的话,倒是可以出其不意,占尽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