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他被逼无奈,那么多人架着他,他是一点也不愿意发动政变的。
“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插手朝政,男宠的介入引起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朝廷政权也因此陷入动荡,人心不稳。”
李显:哎,这都什么事啊,朕当时皇太子当得好好的,等母后病逝就成功登基,根本就不想发动政变,可没办法,那么多人把朕驾到台前,朕无奈也只有赶鸭子上架了。
“李显有所怀疑和惧怕,躲在东宫不敢出来。”
可同样的,因为武则天是一个女人,她最后不得不把皇位传给儿子,还政于唐。
“王同皎:先帝把皇位传给殿下,殿下无故遭到幽禁废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无不义愤填膺,已经有二十三年了。现在天道人心在大唐,北门的羽林诸将与南衙朝臣得以同心协力,立志诛灭凶恶的小人,恢复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到玄武门去以满足大家的期望。”
他也能理解武则天留下无字碑的心酸无奈,她一个女人当皇帝,本就充满了争议,大家对此褒贬不一。
“一方面他们担心李显的太子之位动摇,另一方面担心二张兄弟会趁着女皇病危制造政治风波。”
可能这就是她的无奈之处吧,她一代女皇可以改朝换代,但改变不了天下百姓的人心。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从小就对这个强势的母亲感到惧怕,根本就不敢和母亲作对。
“正月二十四日,武则天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显正式复位,复国号为唐,武周时代终结。”
刘彻:一座无字碑,是非功过留给后世人评说。
尤其是得知有那么多平时信任的大臣,最后却背叛她,她一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一四三.四二.一六八.四三
“武则天淡定的下了诏,赦免了王皇后、萧淑妃、褚遂良等曾经敌对过的一干人。”
“晚年的武则天开始怠政和贪图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
可现在听到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大家不得不感慨,不愧是女皇,玩得真花,都一大把年纪了,居然还要找两个男宠。
“自此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立为皇太子。”
“武则天看见李显也在人群之中,便对他说:这件事是你让干的吗?这两个小子已经被诛杀了,你可以回到东宫里去了。”
各朝古人无不感慨万千,一代女皇就这样黯然离场,大家心里也空落落的。
“正月二十三日,武则天颁下制书,决定由太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大赦天下。”
她知道最终还政于唐,可没想到是以这种政变的方式。
“武周政权的更替让李唐王朝提前复辟,政权重新回归李唐王室,也回到男人统治的时代。”
他之所以不想政变,除了母后已经熬不了多久,皇位马上就要落到他手上,完全没必要政变。
“武则天吃惊地坐起来,连忙询问是谁在做乱。”
而且发动政变还有失败的风险,一旦政变失败,李显的太子之位肯定是保不住的,最终皇位也会落到李旦手中。
他只是有些感慨,天下在她的统治下,不管是大臣,还是老百姓,最后心里想的还是李唐。
“张柬之: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为担心可能会走漏消息,所以没有向您禀告。在皇宫禁地举兵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