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出发!前往澳大利亚!

昨晚抢到世界地图之后,朱棣连夜召集大臣商议占领澳大利亚的政事。

按理来说二弟这次是去印尼探查银矿,他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毕竟杨家崛起的机会就在眼前。

告别完后,杨林带领一大群船员陆续登船。

制定属于大秦的科举制度,此事非同小可,必然会对大秦以后的官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甚至这件事也会在史书上留名。

在听到主播讲述澳大利亚的情况之时,他就恨不得长一双翅膀飞到澳大利亚,把那里的金山银山全部搬回来。

嬴政:光是一个银矿还不够,朕还要开采很多的矿,让国库堆满金山银山,现在的探查速度还不够,你多加派人手探查全国各地的矿藏情况。

李大爷:也不知道杨家二爷这是看中了哪个金矿,这么火急火燎的出海远洋,生怕被别人捷足先登似的。

嬴政一连说了三个好,可见内心有多么振奋。

在全城老百姓共同的见证下,海船缓缓启航,朝着远处进发。

之前的时候,他还一直苦恼,不知道怎么避免兄弟自相残杀的局面。

刚才他们跟着天幕学习三字经,还时不时抓耳挠腮,一个个精神萎靡不振。

好在上天眷顾大秦,四个矿中最重要的银矿可以开采。

可不知道为什么,眼瞅着二弟要出海远洋了,他竟一时有些伤感。

李斯:请陛下放心,臣立马下去安排。

也正因为如此重要,大家才据理力争,都想在这件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便可以青史留名。

朱高熙对占领澳大利亚信心满满,浑身充满干劲。

他这次之所以迫不及待的派遣老二前往澳大利亚,除了眼馋澳大利亚上面的金山银山。

王夫人:看杨家这么着急,老身猜测杨家这次的目标八成是澳大利亚,听主播说澳大利亚遍地黄金,重点是上面没有人,估计杨家这是要去占领澳大利亚。

二零七.二四六.一零三.一六

朱棣:此次出行,你在路上多听听郑和的建议,他在航海这方面比你懂得多。

对于杨家的这次出海远洋,全城老百姓讨论得很热闹,码头一片喧嚣。

嬴政:李斯,即刻组织大量人手去响水县开采银矿,越快越好,大秦要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朕一刻也不想耽误。

但这个框架还不完善,还需要大臣的集思广益。

远处的大海风平浪静,万里无云的天空格外的蔚蓝,海平面上一群海鸥在自由的翱翔。

全城的老百姓之所以聚集在码头,是因为今天杨家的二爷杨林将带队出海远洋,大家都是过来看热闹的。

嬴政:朕知道了,那就建造大型船只,不管需要多长时间,朕都愿意等。

得到世界地图,想不发财都难,而且还是那种富可敌国的发财。

杨林:大哥,我此次出海,这可是好事,开心一点,别愁眉苦脸了。

杨家本就是大宋最大的海商,是远近闻名的世家大族。

看这架势,要不是嬴政在场,恐怕都要动手打起来了。

大家心里非常清楚,世界地图在手,富可敌国可不是一个形容,而是真真切切的富可敌国。

合适农业种植,矿藏资源丰富,各种金银铜铁矿数量众多,还容易挖掘,更重要的是这块比大明面积还大的陆地无人居住。

可是随着他慢慢老去,兄弟三人为了争夺皇位,矛盾是越来越大。

准备出发启航的商船停靠在码头,杨发带领全体杨家族人来到码头同杨林道别。

他的大秦现如今正缺钱用,需要海量的银子推动大秦的教育事业。

他们深知这意味着什么,大秦有钱了,国家就能干更多的大事。

还没商讨几句,在场大臣争论得异常激烈。

嬴政把几个心腹重臣找来后,就开始商讨起来。

在场众人全都知道世界地图就是一张藏宝图,上面记载有全世界各地的宝藏。

朱高熙:父皇放心,儿臣知道的。

这场争论不知道持续了多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就连嬴政都要忍不住发火。

不管周围的人群如何议论,杨家众人没有理会,而是在为杨二爷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