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乐圣李龟年

大唐天宝年间,有这么一位奇人。

唐玄宗为他伴奏,杨贵妃为他起舞。

王维在江北为他写诗,杜甫在江南为他写诗,李白在长安为他作词。

那时的大唐,好像没有谁比他们五个更加尊贵。

享得如此荣耀,他就是大唐乐圣李龟年。

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玄宗的情谊,李龟年一直记着心中。”

这是一首咏物诗,王维借吟咏红豆来寄托对李龟年的思念之情。

传说一位男子被征入伍,后来与男子一同被征的人都纷纷返回家乡,唯独不见男子归来。

“总的来说,李龟年还是秦腔这门古老艺术的创始人。”

“李龟年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江南,异常落魄。”

红豆生南国,红豆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植物。

“匆匆一聚后,杜甫便乘舟而去,不料竟病逝于舟中。”

那时候的杜甫虽然还很年轻,但是才气早已闻名天下,所以也有幸成为了岐王和崔九的座上宾。

“过了一会乐声忽变,李龟年又能准确的认出是楚音的流水板。”

“虽然李龟年并不是很在乎,但是岐王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欣赏李龟年。”

“不同的是,当年唐玄宗听着发笑的演唱,如今已让座下听众潸然泪下。”

在战乱时期,没有人再去关注李龟年。

“醒来后的李龟年仍不忘音乐,他对家人说梦到自己去教别人唱歌。”

李龟年的人生巅峰时刻,李白作词,唐玄宗伴奏,杨贵妃伴舞。

“为了表示礼遇,岐王第一次请李龟年来家做客时,专门安排了歌舞表演以示隆重。”

“听得岐王在一旁连连点头,心中对李龟年的音乐造诣赞赏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李龟年的演唱方法也是音乐史上的一绝。”

“因此后人将李龟年的唱腔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

“良辰美景,唐玄宗一时兴起,命人令李龟年前来演唱助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战乱爆发后,叛军直逼长安,唐玄宗只能仓皇逃到蜀中。”

“《荔枝香》和秦腔唱法让李龟年享誉乐坛,但真正能体现李龟年创作能力的,还是他为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创作的《渭川曲》。”

可惜,安史之乱打破了李龟年的人生轨迹,也打乱大唐的发展轨迹。

“李龟年所在的时期是天宝时期,由唐玄宗李隆基当政。”

“但唯有李龟年既擅长演唱,又能玩转各种乐器,还能创作曲谱,可谓音乐全才。”

“只是这时的唐玄宗失去皇位,早已是风烛残年。”

“李龟年奉命而来后,唐玄宗又觉得今日赏名花,对妃子,不应该用已有的歌曲。”

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时事境迁,李龟年在一次演唱王维的《伊川歌》时突然昏倒,毫无生气。”

“唐玄宗是擂鼓高手,恰好李龟年的擂鼓技艺也出类拔萃。”

不久醉醺醺的李白来到了沉香亭,作为一个无酒不欢的大诗仙李白,酒后诗性大发。

“这些精选的梨园弟子有的擅长乐器,有的歌舞出众,总之人人都有一门看家本领。”

后来李龟年就经常拿这件事情讲给其他人听,毕竟能以唱歌赢得如此之高的声誉的,还没有超过这次的。

王维写过一首流传甚广的佳作赠予李龟年,就是著名的《相思》,又叫《江上赠李龟年》。

“这之后不久,李龟年就溘然而逝,只留下一段乐圣的传奇,时时在历史的烟云中吟唱。”

描写出物与人一体的景象,可见李白高超的艺术功力。

“四天后,李龟年逐渐清醒。”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李龟年当即展现出他强大的创作才华,将李白的诗浓缩精华,谱写成《清平曲》。”

“大唐民风较为开放,像李龟年这样音乐上造诣不凡的乐师自然是走到哪都受人追捧。”

“这一刻,唐玄宗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

“喜欢音乐的唐玄宗在宫中组建了一支皇家音乐团,称之为皇帝梨园弟子。”

“公元745年,李龟年奉命给忠州进贡的荔枝作曲。”

“曲子写好后,曲名却迟迟定不下来。”

唐玄宗想起了刚刚到朝廷的李白,便派人去找李白,让李白给李龟年重新填词。

几十年后,当杜甫写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样的句子时。

王维与李龟年都是当时技艺精湛的乐师,他们之间更多的是惺惺相惜。

“后来,李龟年辗转来到湖南再一次见到了唐玄宗。”

“若说岐王府中是李龟年牛刀小试,那么唐玄宗举办的赏花会就是李龟年音乐才华的一次完美体现。”

欧阳修:李白填词,玄宗伴奏,贵妃起舞,这是李龟年人生最高光的一刻。

伴随美妙的音乐,周边不时响起李龟年吟唱着美妙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