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花豪马湘兰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这首诗体现马湘兰的另一种心态,她生怕心上人将自己看成寻常的青楼女子,认为自己对他的情意都是逢场作戏。

因此,她再次借断崖上的兰花表露了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己绝对不是水性杨花的女子。

王稚登的文采出众,他一眼便看出这两首诗中的情意。

然而,王稚登却表现得非常踌躇。

此时的王稚登已三十七岁,早已过了而立的年纪,可目前他的事业却不见起色。

眼看着自己就要进入不惑之年,可依旧没有功名在身,自己都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显然,王稚登是个对待感情比较保守且负责的人。

他没有轻易地接受马湘兰,正是因为他不是个轻浮的人。

然而如今的王稚登,能给予马湘兰的却十分有限。

在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中,王稚登已发现马湘兰是个情深意切的女人。

若自己轻而易举地作出承诺,对她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反倒是一种伤害。

倒不如暂时不许下诺言,这样两人还能以相对轻松的心态继续交往下去。

除此之外,结合王稚登的身份来看他可能还有另一种的隐忧。

马湘兰虽然蕙质兰心,是全天下最善解人意的女人,又与王稚登情意相合,但说到底她还是秦淮河畔上的妓女。

王稚登的思想再开放,也不可能不对马湘兰的身份心存芥蒂。

毕竟,在王稚登之前,马湘兰不知邂逅过多少风流名士,这让王稚登无所适从。

况且,王稚登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当时的知名人物。

若王稚登迎娶了马湘兰,即便两人相处和睦,这件事也不会得到时人的祝福。

况且,马湘兰属于乐籍。

如果不能脱籍,王稚登娶她过门这件事就是违法犯罪。

即便朝廷不会追究下来,也会对王稚登的名声造成极大的影响。

考虑到上述因素,王稚登不得不装作一副不解风情的样子。

之后,他只是将两幅画卷起收好,客客气气地向马湘兰表达谢意,转身告辞。

“可怜马湘兰仍然对他一往情深,在得知其搬到姑苏后,甚至直接追了过去经常安慰他。”

“当然只能以好朋友方式,也都没到婚嫁那一步。”

“邻居都以为是兄妹,而马湘兰也只把苦楚往肚里咽。”

“马湘兰与王稚登兄妹般的关系,就这样维持了下去,不知不觉就过了30多年。”

“这个时间跨度太大了,一个女人能为一个男子如此牺牲,确实太不容易了。”

“马湘兰对王稚登,真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苦恋。”

“随着时光的流逝,马湘兰也逐渐明白王稚登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其实,像马湘兰这种人品高贵、才华高绝的才女。”

“并非无人追求,甚至可以说追求者甚众。”

“但都被马湘兰给一一拒绝了,她在情感上是一个很有洁癖的女子。”

“马湘兰为王稚登蹉跎了30多年的岁月,到了50岁仍然有年轻小伙子对她仰慕不已。”

“有一次,一位英俊多才的少年。”

“因仰慕马湘兰而拜访她,久久不愿离开。”

“这时外面来了一位要债的泼皮无赖,在外大喊大叫,结果少年立即慷慨解囊豪气地为她还债。”

“若非爱马湘兰,少年断然不会如此阔绰。”

“马湘兰本是豪爽之人,如此对少年特别好。”

“后来少年坚决要马湘兰为妻,还在秦淮河畔买了房子。”

“还给马湘兰置办了好些名贵首饰,但却被马湘兰断然拒绝了。”

“此时的马湘兰年已五十岁,思想已经非常成熟了。”

“她认为年仅20岁的少年只是一时冲动,毕竟两人年岁相差太大,终究不会幸福的。”

“其实,当时马湘兰虽然已经50多岁了。”

“但光彩照人,风韵不减当年,因而能被小年轻看上也不足不奇。”

“转眼到了1604年,那时王稚登已70岁了,这天他过七十大寿。”

“马湘兰专程赶到姑苏为他祝寿,如此歌舞达旦,连饮数月,成为苏州一大盛事。”

“而这时,马湘兰与王稚登已分别16年之久了。”

“马湘兰虽已57岁,但仍然风韵犹存,玉颜神貌。”

“而王稚登早已成为一个垂垂老者了,全无年轻时的风姿。”

“马湘兰深知两人今后绝无可能再见,因而难舍难分。”

“也许是这一次的大喜大悲,马湘兰祝寿回去后。”

“竟一病不起,或许心意得以圆满。”

“她拒绝医治,几日后觉得自己大限将至。”

“然后沐浴更衣,端坐而逝,终年57岁。”

“回顾马湘兰的一生,悲情而又惋惜,最令人感叹的便是她的才气与爱情。”

“她高绝的才情流芳千古,她痴爱的爱情令人热泪盈眶。”

“马湘兰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为人旷达,时常接济他人。”

“她本人对自己的诠释很到位,她是悬崖峭壁上的孤兰。”

“虽身处欢场,却品性如兰高洁蕙质。”

“或许爱兰如命,品性如兰,马湘兰在爱情上一往情深。”

“30多年来只苦恋一人,以致蹉跎了半生,然而多情总为无情苦。”

赛金花:秦淮八艳马湘兰,只为一句懂得,却错付一生的感情。

马湘兰是明朝末期金陵著名的歌妓,秦淮八艳之一。

她出生于金陵,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由于家庭出生贫困,自幼就沦落风尘。

同其他七艳相比,马湘兰有先天性差别,那就是没有她们靓丽。

虽说也是杨柳细腰,但不及她们漂亮,充其量属于中等姿貌。

但她有两个方面却是其她美人所不能及,这也是她在美人如云的秦淮河畔崭露头角的资本。

第一,就是她的性格。

虽非美人却是清雅脱俗、平易近人,不像其他人高傲难处。

马湘兰极善谈吐、好交朋友,其说话音质和语气极有杀伤力,相当讨人喜欢。

最大的优点是善解人意、助人为乐。

她挣钱多但花的也快,除了自己开销外,很大部分都用来赞助。

由于隔壁就是举行科举的考场,每年大考时落魄的举子也不少。

还有横遭变故的商人等都能得到她的帮助,所以她的口碑非一般人而有。

第二,就是才艺方面。

除了精通琴棋书画和作诗外,最令人刮目的是作画。

她不是百花齐放,而是专攻兰花。

画兰已是炉火纯青,素有湘兰著称,连许多作画大家都自愧不如。

所以,要是能得到马湘兰的一幅兰花,也绝非一般人能想。

当然,马湘兰也有个缺点。

很喜欢讲排场,给人感觉显摆而露富,就是不低调。

门前宾客穿梭如织,出门则是高车大马,入门便是呼奴唤婢。

说是青楼女子,实有贵妇人气派。

秦淮河畔虽青楼林立,但她并不入伍。

而是靠客人的馈赠,在河畔盖了座属于自己的小楼。

不大的院子被她设计的如同花园一般,曲径回廊,花石清幽。

由于特别钟情于兰花,便在院子里植满兰花,还将该楼起名幽兰楼。(本章完)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3230/3230159/11110750.html)

www.dingdian555.cc。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