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权臣桓温北伐,击败前秦皇帝苻健,驻军灞上,关中父老箪食浆壶,犒劳晋军。
王猛听到这个消息,身穿麻布短衣,径投桓温大营求见。
桓温请王猛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众目睽睽之下,一面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
就是桓温并非真正想北伐,收复失地。
而是想保存实力,留敌自重。
所以长安城近在咫尺,桓温始终踌躇不前。
王猛暗带机关的话,直戳桓温心中的小心思。
桓温沉默良久,无言以对。
撤军时,桓温力邀王猛一同南下,以高官厚禄许之,但被王猛拒绝。
王猛心想东晋朝廷士族盘踞,讲求门第,自己很难出头;
而追随桓温则等于助其篡晋,势必玷污清名。
故继续隐居读书,等待明主。
前秦宗室苻坚想谋夺帝位,需要一位富于机谋的谋臣。
吕婆楼向他推荐了王猛,两人一见如故,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苻坚觉得自己得到了卧龙。
苻坚发动政变,勒杀堂兄符生,降帝号为大秦天王,封王猛为中书侍郎,参与军国大事。
当时朝廷内外有一批皇亲国戚,仗恃与皇室同族或有功,胡作非为。
强太后弟弟强德,抢男霸女,为非作歹。
王猛立即收捕,先斩后奏。
苻坚的赦书还未到达,强德已身首异处了。随后王猛又将横行不法的权贵二十多人斩杀。
百官震恐,无不收敛。
王猛还力求唯才是举,任用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
改革措施带来了一派新气象,当时秦境安定清平,家给人足。
王猛处事果决,讲求效率。
河北人麻思请假回故里葬母,王猛批准了,待到麻思刚出潼关,发现沿途官府均已接到通知。
经过一系列富国强兵的革新措施,前秦国力逐渐强大。
当时前秦四面受敌,北有鲜卑,西有前凉以及吐谷浑,东有前燕,南有东晋。
“此时王猛从出使前秦的前燕散骑侍郎郝晷处获得了前燕许多情报,郝晷也暗中归附了王猛。”
“不久后慕容垂受到前燕太傅慕容评的排挤而投奔前秦,前燕实力更为虚弱,王猛便积极谋划攻取前燕的事宜。”
“建元六年,王猛先劝降了前燕武威王慕容筑,顺利取得洛阳,又击退了前来进攻的乐安王慕容臧。”
“不久后苻坚派王猛带领镇南将军杨安等十名将领及六万士兵讨伐前燕,同时亲自为王猛送行并为其提供后勤补给。”
“七月王猛攻打壶关,此时前燕朝堂上却仍相互掣肘无法集中力量抵抗前秦军。”
“不久王猛攻下壶关后又帮助杨安攻下晋阳,沿途城池纷纷归降。”
“前燕军统帅慕容评此时因畏惧王猛而不敢与其交战,开始与王猛对峙以迫使其退兵。”
“慕容评为人贪婪,与王猛对峙时仍借机倒卖物质发战争财,前燕士兵都因此心怀不满、丧失斗志。”
“王猛听说后更加确定此战必胜,还派兵烧毁了前燕军的补给装备。”
“前燕皇帝慕容暐也写信责备慕容评并催促他出战,慕容评只得与王猛交战。”
“交战前王猛在军前慷慨激昂地鼓舞了士气,最终前秦取得大胜,杀敌五万多人,慕容评只身逃走。”
“后来王猛率军包围前燕国都邺城,一路上军纪严明,不骚扰百姓,原先盗贼横行的邺城也因王猛的到来而安定下来。”
“随后前燕散骑侍郎余蔚趁夜打开邺城城门,前秦军顺利占领邺城。”
“慕容暐不久后也被捉住,前燕各地纷纷投降,至此前燕灭亡。”
“随后王猛又被任命留在冀州守卫,并被苻坚授予见机行事的权力来选拔治理当地的官员。”
“王猛上书推辞,苻坚拒绝了,命其按以前一样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