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为国栋梁于谨

大统元年,于谨被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大统三年,夏阳人王游浪聚众占据杨氏壁叛乱,于谨出兵讨伐并擒获了他。

同年,西魏军东出征讨东魏,于谨充当前锋,进军到盘豆。

东魏将领高叔礼据守险要城池与西魏对峙,于谨击败了他,俘虏兵众一千人。

趁此又攻下弘农,擒获东魏陕州刺史李徽伯。

大统三年十月,高欢抵达沙苑,沙苑之战爆发。

于谨随宇文泰和将领们奋力作战,打败了高欢,晋爵为常山郡公,增加食邑一千户。

大统四年八月,于谨又随宇文泰在河桥作战,任大丞相府长史,兼任大行台尚书。

稽胡帅夏州刺史刘平叛乱,于谨率兵讨伐平定了他。

因功任大都督、恒并燕肆云五州诸军事、大将军、恒州刺史,入任太子太师。

大统九年,于谨又跟宇文泰东出征讨,进攻柏谷坞,大胜。

同年,东西魏爆发邙山之战,西魏军失利,于谨率领他手下的兵马假装投降东魏,站在路旁。

高欢的军队乘胜追击逃兵,不曾戒备。

等追击的骑兵过完了,于谨就从后面攻击他们,东魏军惊慌失措。

独孤信又聚集兵士在后奋力冲杀,高欢的军队就乱了起来,因此西魏军得以保全。

大统十二年,于谨任尚书左仆射,领司农卿。

到侯景归附西魏时,请求西魏派兵作为支援,宇文泰命李弼带兵接应他。

不久宇文泰又让于谨兼任大行台尚书、丞相府长史,带兵镇守潼关,加授华州刺史。

不久任司空,增加食邑四百户。

大统十五年,于谨升为柱国大将军。

大统十六年,高欢之子高洋篡位称帝,建立北齐,宇文泰出兵征讨,任命于谨为后军大都督。

另封他的一个儿子为盐亭县侯,食邑一千户.西魏恭帝元年,任雍州刺史。

当初,南朝梁元帝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在江陵继位,秘密与北齐通使,打算侵犯西魏。

梁元帝兄长的儿子岳阳王萧詧当时任雍业刺史,因为梁元帝杀死了萧詧的哥哥萧誉,双方就结下怨仇。

萧詧占据着襄阳前去归附西魏,并请求西魏派兵支援。

西魏恭帝元年,西魏朝廷就命于谨率兵出征,宇文泰在青泥谷为他饯行。

于谨于是派中山公宇文护和大将军杨忠等人,率领精锐骑兵先占据长江渡口,切断梁人出逃的道路。

梁人在外城竖立木栅,周围六十里。

不久于谨就到了,将军队全部调来把城围起来。

“梁元帝多次派兵在城南出战,立即就被于谨打败。”

“围了十六天,外城陷落。梁元帝退守子城。”

“第二天,梁元帝率领太子以下的臣民,反绑着手出城投降。”

“于谨俘虏了南梁男女十多万人,收缴了府库中的珍宝。”

“得到南朝宋的浑天仪、南梁的日晷铜表、曹魏的相风乌、铜蟠螭趺、直径四尺周围七尺的大玉和那些舆辇法物都带回献上,军队没有私占财物。”

“立萧詧为梁国皇帝,整顿部队凯旋而归。”

““宇文泰亲自到他的第宅,和于谨饮宴笑谈极为欢洽。”

“赏赐于谨奴婢一千口,还有南梁的宝物,以及金石丝竹乐一部,另外加封新野郡公,食邑二千户。”

“于谨坚决推辞,宇文泰不准许。”

“叉命乐官作了十首《常山公平梁歌》,叫乐工歌唱。”

“于谨自认为长期掌握权势,地位声望隆重,功名既已建立,情愿保住悠闲的生活,就把他所乘的骏马和所穿的销甲等献上。”

“西魏恭帝三年正月,六官制度建立,于谨任大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