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利可汗在投奔吐谷浑的途中被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
“贞观九年正月,吐谷浑入侵边境,唐太宗主张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任城王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等四总管征讨吐谷浑。”
“贞观九年,李靖带兵出征,大军驻扎在伏俟城,吐谷浑士兵烧毁野草阻挡唐军。”
“李靖大军退守大非川,之后力排众议率军深入吐谷浑境内,越过积石山大败吐谷浑的军队。”
“迫使吐谷浑士卒杀掉原可汗投降,李靖辅助吐谷浑册立大宁王慕容顺为新可汗之后班师回朝。”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改封李靖为世袭卫国公,授予濮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命画工在凌烟阁为李靖等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画像。”
“贞观十八年,李靖身染重病,唐太宗李世民仍赐给他五百匹绢,进位卫国公、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唐太宗李世民赠李靖为司徒、并州都督,给予四十人的班剑、一套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
李清照:隋朝末年,隋炀帝治国无道,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最后成功建立唐朝称帝。
军功卓著的李世民作为李渊的次子,本来按照儒家立长不立贤的传统继承不了皇位。
但形势所迫,发动玄武门惨案,诛兄弟,逼父皇,成功使自己登上了至尊之位。
所以这样一位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上自己拼杀出来的铁血皇帝,被高句丽的盖苏文对唐朝主张强硬政策的傲慢态度激怒,准备御驾亲征高句丽,去教训这个狂妄的家伙。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世民深谙粮草对战争的重要性。
李世民命令造船四百艘以备用来承运军粮并派出两万人先行试探高句丽的实力。
十一月,派出水兵四万和在洛阳、长安招募的三千士兵乘三百艘战舰一路直扑高句丽的都城平壤,陆路由兵部尚书李勣、江夏郡王李道宗为辽东道正副行军大总管,率领六万步骑兵和西北边疆归附的部族部队攻取辽东。
御驾亲征可不是小事,唐太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后方的安排相当周密,远远胜过隋炀帝。
毕竟当年隋炀帝前方打仗战略失误,没有认真考虑军事部署,而且与后方的联系不够紧密,造成杨玄感后方造反的事不能及时得到消息而作出紧急应对策略,酿成大祸,这事过去还没多久。
唐太宗把自己最信任的房玄龄留在国都长安,太子李治于定州监国,国内各级政府机构需要唐太宗亲自批阅的表章,由定州通往辽东的沿途驿站飞马传递给唐太宗,再通过太子把处置措施传达给留守内地的各级官员来执行。
所以唐太宗就算身在辽东,对国内的事情还是尽在掌握之中。
如此安排,李世民还是不放心。
他不放心在家养病的李靖,唐太宗对李靖始终心存猜疑,他不放心自己御驾辽东之时李靖却病卧在京师之中。
那日朝堂之上商讨征辽东之事时,李靖就称病不能打仗而告假养病,唐太宗特意在出发之前到李靖家中探望他。
司马懿是曹魏时期的名将,谋略超群,精通兵法战策,多次率兵对抗诸葛亮的北伐,逐渐成为功高权重的曹魏重臣。
魏明帝曹权去世后,司马懿与曹爽同奉遗诏辅佐曹芳继位,但受到曹氏一族成员的排挤索性装病不出。
后来司马懿父子趁曹芳、曹爽离京打猎游玩之际,发动政变杀掉曹爽,司马氏就相继把持朝政,其孙司马炎最后取代曹魏而建立晋朝。
李世民把卧病在家的李靖比作司马懿,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李靖就算真的躺在床上起不了身也要硬撑着起来披挂上阵。
李靖带病跟随唐太宗踏上征途,在洛阳过完春节以后,李靖是一边喝药一边赶路,药罐子不离身,到相州时。
李靖的病情加重到了不能再经受车马颠簸的程度,李世民没想到李靖真的撑不住了,便安排李靖相州养病。
李靖卧病相州,虽然不是唐太宗最初所期望的,但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大概知道李靖的病情了,也不想为难曾经为江山社稷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臣。
唐太宗心想着,李靖只要离开京畿重地,呆在相州如虎落平原,就算有异心搞事情短时间内也难以形成气候。
而且当时的相州刺史可是他的儿子越王李贞,由李贞来监视李靖的一举一动,自己至少可以宽心一些。(本章完)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3230/3230159/11110592.html)
www.dingdian555.cc。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