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起的晨会都险些开不动了,点了卯就回到家里休息,揉着老腰哼哼唧唧,数落桓凌不知羞。
桓凌自知有错,这时候可贤良懂事得很,跪坐床边给宋大人揉腰,一面揉着一面还分神给宋大人念着下头各县送来的文书,甚至要越俎代庖,分出一只手越代他批公文。
幸亏是没人看见,不然叫人知道了,岂不要论他个渎职罪?
宋时低低埋怨了几句,侧过脸看他批公文的样子,又被他投入公事时的严肃神情勾住心神,舍不得再说他什么,只能感叹自己意志太不坚定。
桓凌听着他叹息,便扔下笔,推开手底下一本求他拨人帮忙建水利的文书,回过身来安慰道:“时官儿不必担心,便是有人看见我批什么,也只当是我份内的公文,不会疑心我代你批什么公文的。”
而且他的批文和宋时文风相仿,笔迹也能摹得肖似,外人看不出什么。
当初他才到漳州府做通判时,一应文书往来、粮食运转、收税、刑名、营造等庶务,都是宋时手把手教他的。如今只当他重温旧事,再跟着宋先生学做些地方庶政罢。
第218章
如今京里两位皇子都要学宋时兴工业、管束员工的法子,桓凌这个拜过天地、上了族谱的夫……的家里人, 自然更有资格跟他多学学处理政务。
既然学了东西, 也算半个师徒关系, 师父有事自当由弟子服其劳。
他那爱师如今趴在炕上起不来,汉中府这两日的庶务, 自然有他这个弟子代劳了。
桓凌勤勤恳恳地给宋老师揉腰搓腿,服事得妥妥帖帖,抽出工夫又要批公文, 又要巡监舍, 又要跟下属开会……搁在别人身上有越俎代庖之嫌, 可他一个佥都御史,本就有权监察地方公务, 做这些自也是理所当然。
唯一不对的, 大约就是知府大人没从旁边陪侍。
但哪个做下属的会没眼色地挑剔上司?何况他们知府跟桓佥宪本就做了夫妻, 夫妻之间公事私办、公办私事……人人都能体谅的么。
马同知如同在宋大人手下一般敬业地陪上官处理了本地政务, 看看今日之事不多,便体贴地劝他:“宋大人平日署理政务时, 总说要讲‘效率’, 只消做完了份内公务, 倒不是一天到晚都在衙里的。今日衙门诸事既已安排定了, 大人也不妨稍事休息。”
他差不多要把“回房”两个字说出来了, 桓大人却没从善如流地回去服事老爷,而是遗憾地、艰难地,却也坚定地拒绝了——
他是知道宋时重“效率”, 可他更知道宋时从来没因为做公务的效率高而早早散衙回家,反而时常加班到夜晚。他今天既然要代行知府之职,就得做到宋时平日做的,哪有稍微做点事就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