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所在之处,是城墙内侧城楼,专为平日里人们赏玩远眺而置,与城墙上守卫防护系统并不相干,但若有人从远处过来,他们同守卫一样,最先能看到。
来人骑着快马,身后背着小旗,是八百里边关急报标志。
这人来,意思只有一个,突厥人攻到边关了!
杨昭面色也凝重下来:“这么快……对方显然也很急。”
崔俣却想,杨暄星夜兼程赶往边关,这个时间,定然到了,但战报来的这么快,这第一仗,肯定赶不及,战况定然惨烈!
“咱们也该准备了。”
他理了理衣襟,率先抬脚,眸含灿星,气宇轩昂,周身都是斗志:“走吧!”
……
太康帝接到突厥叩关的消息,好悬没晕过去。
东西两边突厥一起进犯!前所未有的大面积大兵力!
完完全全的碾压之势,这是要灭了大安啊!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快点逃跑。
可又想,他是皇帝,得稳得住……再说这时间,也完全来的及。
遂他把气撒到了别处。
“太子呢!太子怎么还不回来!不是说好了除夕必归么,怎么连个毛都没看到!是反了么,是要反了么!”
底下宫女太监跪了一地:“皇上息怒……”
“息个屁的怒!大安都要完了,朕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一个都没有!”
由着太康帝发了一会儿火,气顺了些,高公公方才小声提醒:“皇上,要不要传诸位大臣觐见,好生商议下如今……”
“对!召群臣进宫!”
太康帝一屁股坐到龙椅上,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活儿,所有人一起扛吧!
“下急令,所有文武大臣,立刻,马上,到朕面前来!”
大臣们匆匆赶到时,太子的折子就来了。
高公公当堂念给太康帝听。
大意是,父皇啊,儿臣任务完成的特别好,也依计划赶回来了,预计除夕前一天能到,可突然发现边关告急,儿臣虽想回去看望父皇,和父皇一起过年,但守卫大安疆土更重要,儿臣想了又想,这便前去边关了!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此一战,必不会丢父皇的脸,定会打的那群突厥人哭爹喊娘!所有罪过,请父皇记得,待儿臣回来,一起罚过!
只要能保大安,竖父皇威望,儿臣便是死,也心甘情愿!
太康帝当下就感动的落了龙泪:“朕的好儿子啊……不愧是朕辛辛苦苦,养育成人的太子!”
他看着堂下众人:“家国危险在即,尔等该同太子并肩,齐心协力,护我大安!”
大臣们也很感动:“皇上英明,太子英明!”
这一番君臣表演还未完结,又一封折子过来了。
是英亲王老爷子的。
老爷子表示,突厥叩关,他责无旁贷,战况紧急,听到消息他就出发了,没时间来宫里一趟请辞,请皇上勿怪。
太康帝当即笑开了花,不怪不怪,老爷子如此积极,又有勇武之姿,震慑西突多年,他愿意动,再好不过了!
省的他再想办法说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