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明自然听到了弟弟和儿子的对话,感动自然少不了,可也只当没听到,找到衣服就走了出来,还是他自己的一身短打,就他的衣服弟弟还能穿穿,这么一想感动的情绪立即跑光了,只剩下悲催,哥儿的身材不及汉子高大,嫁到平山村后这几年生活又艰辛有些发育不良,居唐春明自己估计大概只有一米七的身高。
果然,唐春嵘换上后,只需要稍微挽下袖管裤腿就完全没问题。唐春明给三个孩子布置今天学的字后就跟着唐春嵘一起去了后院,唐春嵘没想到哥哥还在教几个孩子认字,不过觉得哥这样的做法挺好的。
“哥,以后我有空也来教教他们吧。”
“你自己的课业要紧,教几个字我还是可以的,如果大毛二毛以后有机会上学堂再说。你自己是怎想的?阿母是让你继续读下去还是回家?”转过屋子来到后院放下手里的工具,唐春明问弟弟,对照原身的记忆,他也能感觉得出后母对读书人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全是他们两人的阿爹造成的坏印象,而且,对于乡村里人来说,想要读出头的确很难。
唐春嵘闷头拿着锄头刨了会儿地,才抬起头看向哥哥说:“哥,我想读,想考功名,可阿母似乎不太赞同。哥,你也看到了,赵平川不过是个童生他阿母就敢如此嚣张行事,要是我有了秀才功名,起码以后赵家都不能再拿你说事了。”
“能考出个功名当然好,不说其他,起码家里的赋税都可以免了。”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旦考中功名,就如同鲤鱼跃了龙门身份立刻不同了,唐春明可还记得上学时学过的范进中举那篇课文,年纪那么一大把仍旧念书考功名,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改换门楣。不说以后中不中举做不做官了,就冲着中了秀才可以免赋税徭役一项,唐春明就觉得很合算。
“哥,你也赞同的对吧。”唐春嵘两眼顿时亮了起来。
唐春明笑了一声:“你要劝服阿母可不能拿我说事,否则只会带来反效果让阿母更加不赞同。不如你跟阿母先商量一下,能不能定个年限,比如以两轮的院试为限,能考上秀才阿母应该就不会再为难你了,如果六年内考不出头,那你就听从阿母的安排,回家娶哥儿生孩子去。”
唐春嵘听前面的内容哥说得挺正经的,心中很认同,家里的境况也不允许他一直考下去,哥说的这个年限正好,可一听到后面的内容唐春嵘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连忙转过头去闷声干活,不理哥了。
害羞了,唐春明闷笑,不过还安慰弟弟说:“这两年哥没办法,等哥手里宽裕了你就只管放心地去读书吧,哥支持你。”唐春明相信自己绝对能做到的,而且这也算他对弟弟的先期投资,想必后母那边也会因为他这样的举动而愿意跟他走动,毕竟后母眼里心里最宝贝的就是阿嵘。
第019章 热心
唐春嵘跟赵平川这个读书人不一样,到了农忙时节学堂里放了假,他回家后都会跟着阿母一起下地干活,不像赵平川只差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再加上后来张秀忙完了家里的事情来看儿子和唐春明,又一起帮着干了些活,一天下来,后院近一亩的地收拾得整整齐齐。
唐春明给阿嵘叫了村里的牛车送他回去时又叮嘱道:“好好跟阿母商量着说,不要拧着来,你要知道,阿母最看重的就是你这个儿子,所以即使一时反对最后还是会顺着你的意来的。”
“哥你放心,我长大了,懂事了,不会惹阿母生气的,哥你自己一人在家小心些,有什么事只管往我学堂里或是阿母那里送信。”唐春嵘挥挥手坐上了牛车,让哥赶紧回去。
“大伯么那里说你要跟着一起去县里?”回到家后,陪着阿林等唐春明的张秀问他。
“是啊,这段时间待在家里快要发霉了,正好带林哥儿一起出去转转长长见识。”唐春明用这样的借口回道。
“那你路上小心些,要不是大山镇上的活还没结束,家里离不得人,说不得我也跟你一道去了,还能看着你点。”张秀遗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