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了几年劳保,还作了那么长时间的劳资科长,对制鞋产业还是很熟悉的。
这群人,完全不懂。
按照农村作布鞋的手法,加工皮鞋。
鞋底就是两层橡胶,什么大底,中底,完全没有,上案下案,完全不分,鞋帮校正连眉心钉都不打一颗。
鞋底上面胶粘一遍,就用钩针手缝。
烤都不烤一下的。
打磨就靠一把锉刀。
有时候楦头都不用,他也不怕皮鞋变形。
不过有一点,他们作的这个皮鞋,还真的不怕变形。
可以说相当粗糙了。
偏偏销量却火爆得一塌糊涂。
这完全刷新了他的认识。
他从沿海回来,打算重干劳保,一直抱着建厂,设备,投资少也要十几二十万,才能搞得下来。
却没想到他们几个人,就把摊子支起来了。
他很快收起了轻视之心,开始全力辅助他们。
内心也完全接受了他们的这种模式。
在他认为,劳保,和他们现在所做的休闲皮鞋,并不冲突,完全可以齐头并进。
再说到他去沿海,最初也是无奈,被迫停薪留职在家,心里总不踏实,总怕自己什么时候,也被抓了进去,那时候天天听人说下海,下海,什么遍地是金,摆地摊也能挣钱。
脑袋一热,自己也是一个人,就出去了。
到了沿海,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经济水平高,是建立在就业面积大的基础上。
他想尽办法挤进广州,迷迷糊糊的进去,却看不到半点机会。
后来才慢慢明白,此时的广州,市场经济已经搞了10年,走的都是代工模式,主要为日本,台弯,新加坡,香港,欧美,作粗加工和制成品,然后返销国外,遍地工厂,可准入门槛已经高得吓人了。
东西便宜么?根本不便宜。要靠摆地摊挣钱,过了那个年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