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战略要地

“哼,小鬼子的东西,有什么好的。”赵光明不屑的说道。

范阳没去接他的话。

说起曰本,范阳没什么好感,却也不反感。

不过,曰本人做事的态度,范阳是欣赏的,很认真,精益求精。

特别是办企业。

在技术上,生产工艺上,从来都是能多用,就多用,能用好的,就用好的。

而中国的厂家却恰好相反。

是能用差的,就绝不用好的,能蒙混过关,就鱼目混珠。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在范阳看来,这是一个眼光问题。

曰本可以说,历来都是世界上最具野心的一个国家。

动不动就要。

他的企业同样如此。

就好比sony公司,它的原名叫东京通信株式会社。

1946年建立,只有20名工人,500美元资产,可他就敢放眼全球。

20多岁的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创立公司之初,就立志要领导世界电子产品的新潮流。

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刚刚研究出晶体管时,还在实验室里,他就专程飞到美国,甚至在美国人之前,抢先获得了一手资料,并且花25万美元,仅仅25万美元,就买下了晶体管的专利权,回国组织了技术小组,全力攻关,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

后来又改为随身听。

在1958年,公司的产品才堪堪走上轨道的时候,盛田昭夫就开始推行他的全球化路线。

将公司正式更名为sony。

盛田昭夫翻遍了英文字典,最后引用拉丁文的son和英文的sound,都指声音,还有英文的sunney,掐头去尾,组成sony,自己打造一个全新的英文商标。

后来的曰本企业大多如此,像toyota,yaaha,suzuki,都是自己创造英文。

还考虑到了本土的发音习惯。

商标的概念,极精,极简,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它的产品,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从来都是放在全球的角度。

后来被证明,他这一策略,非常成功。

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恰逢八九十年代,sony的营销陷入困境。

当时的联络部就曾建议,把残次品发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