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牟其中,这还真有点意思。
回头想想,搞不好还真有这个可能。
因为牟其中早年求学受挫,曾千辛万苦跑到新缰来,结果艺术学院垮了。
流落新缰一年多。
还曾被困在沙漠一段时间。
对新缰缺水是深有感慨。
才会提出惊世骇俗的炸开喜马拉雅山的暖流计划,和通天河计划。
93年,正是牟其中的全盛时期。
是中国登上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第一人,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第二次出狱以后,牟其中依靠三篇文章和入党申请书,名声大躁,恰逢84年的公司热,国家调整货币政策,800亿贷款额度,助推公司发展。
各大商业银行手里握着钱,贷不出去,到处寻找优质资产。
牟其中依靠着名声,一下子接受到了几大商业银行的青睐,意外的得到250万商业贷款,迅速发展了起来。
顺便说一下公司,公司法和公司制度,被誉为市场经济的两架马车。
在西方国家已经高度成熟。
表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就意味着这样的一个情况。
刚开始中国是没有公司的,只有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公司制度,也就意味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79年确定推行公司制度,但那个时候门槛较高,84年才第一波全面放开,也是这一时间段,大量的公司涌现,造成了一波公司热。
3万块钱注册资金的低门槛,和一切从简,也造就了大量的皮包公司。???
只要有家公司,就可以轻易的取得贷款。
取得250万贷款之后,牟其中短短两年,就建立起了自己的铁三角,万县,上海,重庆,三角贸易网络。
很快,牟其中就不满足了。
在上海经营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进出口贸易的商机。
就开始经手进出口贸易。
从米国进口2万吨白糖。
从韩国进口2000台大容量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