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然明打量了姜羽几眼,道:“诗不错,你写的?”
姜羽汗颜:“不是,是蓟城的一位老夫子有感于连年征战而写,我只是拾人牙慧罢了。”
戚然明觉得姜羽的态度略有些奇怪,像在掩饰着什么似的。但看来看去,姜羽仍旧很冷静,他也想不出这有什么需要隐瞒的理由,便点了下头:“就叫做《燕歌行》吧。”
这时,帐外一声惊雷,轰隆炸响在耳际,电光照亮了半边天空。雷声过后,雨很快落了下来,从淅淅沥沥到哗啦啦作响。
“下雨了。”姜羽道,明日可以稍做修整了。
第49章
临淄来的人很快, 但首先到的竟是使者。
翌日,帐外雨声连绵, 帐内一片诡异的肃静。姜羽冷眼看着眼前这个笑得一团和气的使者, 心中略有些警惕。眼前的人并不倨傲, 没有齐国大国的盛气凌人,也没有连连战败的胆怯, 这绝不是个好惹的人。
“将军,这是鄙国南宫将军的书信, 请将军过目。”使者微微低着头, 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
公孙克从他手里接过书信,递给姜羽,姜羽拆开书信来大致看了几眼, 微微挑眉, 抬眸将使者上下打量了一眼,道:“这是南宫将军的意思,还是贵国国君的意思?”
南宫将军全名南宫绰,才过而立之年, 却已是齐国上将军,军功累累,威名享誉天下。单论军事上的名声,姜羽未必比得过他。
而齐国新君则是曾经的二公子姜固,母亲是晋国人。
使者轻声道:“南宫将军的意思,就是国君的意思。”
姜羽轻嗤一声,将手中的信纸整整齐齐地折起来, 慢慢道:“想来是南宫将军写的,齐侯并不知情吧?”
南宫绰在书信中写,希望姜羽撤军,齐国愿献给燕国黄金三百两、肥牛百头等财物。这仗还没开打,先似假似真地送来这么一封“和谈书”。姜固才上位,还想靠着这一仗打出些威名来,要是他知道有这封信,肯定是不会允许的。
使者道:“南宫将军奉君命出征,他的意思自然就代表着国君的意思。”
姜羽:“南宫将军想要我退出齐国国境,回到高阳,却只想用些黄金玉帛之类的东西,打发我么?”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南宫绰这次和谈,都极为诡异。不说仗还没开始打,一个武将就谈和这一条,就是谈和的内容,也看着十分没有诚意。燕军连下齐国三座城池,还大败莱阳军,怎么可能是这点财物能打发的?
使者道:“国君即位不久,先君丧期未过,南宫将军不希望战争继续扩大,无端造下杀孽。若是将军愿就此打住,退出我齐国,我齐国百姓都会感念将军与燕侯的仁德之心。”
姜羽这下明白南宫绰打的什么主意了。
此次燕国讨伐齐国,有复仇的大义在先,即使是周王也没法说什么。但南宫绰这么来一手,先是给出诚意,明明我们兵力比燕国强,但是我们不想与友邦打仗,不想让百姓陷于战乱之苦,所以来谈和,结果燕国却不同意。
这就把他们齐国放在了道德制高点上,让燕国的出师变得不那么大义了。
如此一来,燕军的士气就会受打击,一则师出无名,二则,其实普通百姓谁都不想打仗,明明接受了对方的和谈就可以结束战争,如果姜羽执意要打,他的部下心中难免有疑虑,军心就乱了。
反之,齐国的士气则会空前高涨。本来齐国兵力更强,却连连战败,就让援军心中颇为不忿。如今齐军主动和谈,燕国还不知好歹不同意,援军就更加对燕军不满了。
姜羽轻轻一笑:“沧城从前可是我燕国的领土,南宫将军不打算把沧城也还给我们吗?”
使者道:“此事需得禀明国君,并非南宫将军可以做主的。”
姜羽点了一下下巴,“嘶啦”一声,将书信撕做两半,再叠在一起,一撕,随即向旁边轻轻一拋,纸屑落了一地。
使者:“将军是不打算接受和谈条件吗?”
“你回去告诉南宫绰,他若要战,我便战,他若不战,便趁早卷铺盖回临淄养老。”姜羽一字一句道,“但想用这点东西打发我姜羽,绝无可能!”
姜羽拒绝和谈,这并不出乎使者的意料,因此他依旧十分从容,敛眉道:“睢阳君名扬天下,谁人不知?既然将军有此雄心,南宫将军自然奉陪到底。只是……”
使者抬眸扫了帐中诸将一眼。
“燕军长途跋涉而来,又连续多日作战,不知战力还能剩下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