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王后嗔怪小王爷道:“既然孩子发烧了,就该让孩子在家好好养病,何苦非要来这儿吹冷风?”

小王爷是当今燕侯唯一一个在世的亲兄弟。小王爷年轻时横刀立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立下了累累军功,还说“家国不安,何以为家”。后来却受了重伤,身子就变得格外虚弱,再也不能上战场了,这才娶妻生子,因此孩子年纪都非常小。

之前荀书想让姜羽娶的郡主,就是小王爷的大女儿,今年才十七岁。

小王爷虽然如今赋闲,可他人脉犹在,姜羽娶了郡主,便能得到很大助力。

世子是他老来得子,生下的独一个宝贝。都说老来得子会溺爱,小王爷却对世子格外严厉。这世子也争气,听说五步成诗,七步成文,还能舞刀弄枪,上阵杀敌。小小年纪,却格外沉稳。

姜羽看了看姬春申,又看看倒在王后怀里的小世子,摇了摇头。

回到家时,戚然明在和公孙克过招。姜羽看他们打得正兴起,便没有叫他们。谁知公孙克一看到他,就停了手,上前来朝姜羽行了一礼,凑到姜羽耳边低声道:“大人,晋国有消息。”

“拿来。”姜羽倒也没避着戚然明,接过公孙克手上的纸条后,展开一看,眉头微蹙。

公孙克看了戚然明一眼,有话在嘴边,似乎在犹豫说不说。

在姜羽开口之前,戚然明已然收了剑,插/入鞘里,发出“铿”的一声,扫了姜羽一眼,便自动转身离开了。姜羽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倒也没拦。

纸条上写的是晋国赵石两家的事,说石家一个儿子,在除夕夜失手把赵狄的儿子给打死了。赵狄为人虽然冷漠无情,但死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他的又是石家人。这事不讨个说法,他赵狄的脸往哪儿搁?

因此,赵狄当时就哭天抢地,抬着儿子的尸首闹去了金殿上,求晋侯给他做主。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晋侯遂判石襄交出杀人者,给赵狄的儿子偿命。

但石家人竟然不干,反而指责赵家,说是赵狄儿子目中无人,侮辱人在先,是他咎由自取。

“两边都是儿子,谁也舍不得自己儿子。”公孙克说,“属下听说,赵狄和石襄两人差点在金殿上打起来。”

“但更糟的是,初二那天,石襄的儿子死在了青楼里,摔死的。石家人觉得是赵狄派人暗害了他儿子,赵狄不承认。两家人就彻底闹起来了,现在谁也不肯妥协。”

姜羽笑了笑:“想必现在最头疼的是晋侯了。”

第82章

“可不是?”公孙克说, “这两个老家伙每天在金殿上问晋侯要说法,晋侯没法子, 都躲在后宫里称病不出了。”

“晋侯本就没什么实权, 晋国满朝文武, 他的人没几个,赵狄和石襄闹起来, 他就是想管也管不了,也就只能躲了, ”姜羽手指摸了摸下巴, “不过这事儿看起来有些蹊跷,不像是自然发生,应当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你可查到?”

“回大人, ”公孙克说,“属下也怀疑是有人操纵,那两个倒霉蛋都死得蹊跷,所以已经派人在查了。但是尚无结果, 大人还需等待几日。”

姜羽点点头:“尽快给我一个结果,我觉得这事不简单。”

“是,大人。”公孙克领命下去了。

戚然明远远地在院子里练剑,跟睢阳君府的家丁混在一处,教他们功夫——他最近在这儿混熟了,睢阳君府上上下下都认得他。戚然明虽然不爱说话,也不假辞色, 但人不坏,内心是热的,所以府里人大多都喜欢他。

就连王后送来的那几个女人,也跟戚然明走得很近。姜羽知道她们打的什么主意,无非就是看姜羽现在跟戚然明走得近,不能从姜羽手上获得有效信息,就想以戚然明为突破口。

这边姜羽和公孙克说完了公事,姜羽便向戚然明招招手。

戚然明收剑过来,抱剑靠着柱子问他:“何事?”

姜羽笑道:“今晨送国君出城时,王后问起苏喜,说要指派一名太医去给她诊治,我得去苏喜陪着,你跟我一起去。”

“为何要我去?”戚然明道。

姜羽:“府里好看的姑娘那么多,怕你的心被她们勾走了。”

戚然明:“……”

总之,戚然明还是跟姜羽一起去苏家了,当然,公孙克也跟着。

路上,姜羽问公孙克:“太医要去诊治,苏喜的身体不会露馅儿吧,你可别关键时候给我掉链子。”

“都已经安排好了,”公孙克道,“属下给苏小姐吃了一种药,吃下去脉象和症状就像感染了风寒,但其实只要躺两天便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