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史密斯即将要上映的新作《钢琴家的天窗》不说,顾云开本人的战绩可谓显赫,自他脱离开天宇公司变成个体户之后,旁人通常会陨落,他反倒越走越顺。至于顾云开的电视剧作品,桑利并不关心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只在意眼前这个男人的电影作品。
一年之内少说有四五百部电影上映,而每年能够得到大众关注的高票房电影不会超过二十部,除了最开始《风月别离》局限于题材的缘故,叫好不叫座之外;之后其他的电影,顾云开都展露出了他非凡的能力,他一年接的电影很少,只有两到四部左右,而且不会混乱拍摄,在相应的时间只会为一部电影准备,可见是个非常认真对待工作的演员。
不管是运气,还是顾云开的实力,桑利都不觉得跟这样一位被成功女神眷顾的演员合作是件坏事。
当初繁花奖颁发最佳男主角的时候,桑利受邀是其中的嘉宾之一,他跟评审团关系不错,知道那个影帝本该颁发给全程更稳定的温静安,但是顾云开在拍摄癌症死亡的那一场表演征服了所有评审员,那种心如死灰的绝望跟平静,癌症带来的生命寂灭,桑利至今还记得女评审老师的赞叹,所以在他的印象里,顾云开一直是个非常有灵气的演员。
不过到底没有合作过,桑利知道顾云开的演技不错,可是不太确定对方能不错到什么地方,毕竟对他浅薄的审美观来讲,只要能让人认为花钱值得的电影,里面的演员演技都算不错。
之后史密斯给了他肯定的答复,眼下,他又看到了顾云开对弓箭的喜好,冥冥之中仿佛注定,蓝这个角色就是为顾云开而诞生的。
桑利跟史密斯不同,后者会为了虚无缥缈的所谓艺术砸大把大把的银子下去就为了让那些乱七八糟的奖项协会给予一个承认,而桑利的目的简单明了——钱,他只需要高票房,大把的收入,源源不断的金钱,口碑对他来讲意义并不大,有没有奖项也完全无所谓。
然而通常高票房的前提就是商业元素,桑利做人相当有原则,他从来不把观众当傻子看,当然个别自己把自己当傻子看的,他自然是无话可说,他制片的最低底线就是确保满足平均水平线的大众审美,演员的演技可以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演技一定不可以让人出戏;流量可以不大,但是话题量一定要高,最重要的是有一张好脸,至于怎么拍就看史密斯了。
桑利只需要确保他所需要管辖的范围内几点关键不会出问题就足够了。
其实一部好的电影,演员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因为电影是个集体性的项目,然而演员同时又好像是商品的门面,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永恒的孤独》珠玉在前,之后《灯如昼》又大爆成功,票房高达二十几亿,前者还可以说是夏普的粉丝带动了不少,后者实打实的是电影本身的价值,而顾云开在两部电影之中都有参演。
这已经足够说明他的实力,圈子里说这不过是巧合,不过是运气,无非是因为他们本身没有这样惊人的履历。
桑利喜欢顾云开这样努力又有实力的演员,因为他很清楚,观众也喜欢。
这次史密斯前来,除了谈一谈《末日来临》的事,还有一些就是关于《钢琴家的天窗》这部电影的相关细节,这些就都是顾见月在谈的事情,桑利自然不是孤身前来,还带了律师,而顾见月这边也早已准备好,之后的关于片酬方面双方互不相让,最终数目落在了一千四百万上。
比桑利内心的最高价格低了一百万,而顾见月内心的价格又高出了两百万,双方都很满意,心怀鬼胎的一笑,让律师拟定了合同,各自签约。
《灯如昼》的效果的确喜人,顾云开的身价也价高水涨,可《末日来临》到底不是《灯如昼》的续集,片酬方面比上一期翻了一番已经是顾见月预料之外的效果了——毕竟蓝这个角色说好听是为了顾云开量身打造,其实真谈崩了,他们准能再换个更量身打造的演员来。
当然,为了砍价跟试探彼此的底线,顾见月一开口就两千万,被桑利分析市场跟利弊足足砍掉六百万下来。
双方都得了好处,对片酬的拉锯点到为止,全程既没有撕破脸,也没有拍桌子,不过毕竟涉及到了金钱,气氛还是有些紧张,顾云开对这个倒不怎么在乎,在协议结束后微笑着跟两人握了握手道:“很高兴与两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