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都是时代所限吧。”叶菱忽然开口,“很多传统的东西一直沿用至今,不知道对与不对,那就只能由时代去检验吧。”
姚笙说:“是的。”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事情。”叶菱说,“我过年前离开北京的那天是坐地铁去的火车站,因为时间很早,车上的人不多。然后走过来一个卖报纸的大爷,他没有吆喝卖报纸,而是有点像地铁上挨个加微信的微商一样,四处跟乘客说‘帮帮忙’吧,不过收获甚微,一份报纸也没卖出去。然后他就有点抱怨地说‘真难啊,怎么这么难,一大早的报纸现在一份都没卖出去,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怎么会这样’。他絮絮叨叨地说了一会儿,又开始哀求乘客买报纸,给多少钱都可以。当他走到我的面前的时,我没有办法装睡或者直接无视,动了一些恻隐之心。”
“我们家叶老师就是人美心善。”谢霜辰插嘴。
姚笙和史湘澄一脸无语表情。
“没有,我没有买报纸,因为我没带现金。”叶菱说,“那一刻忽然有一个很强烈的想法攻占了我的大脑。那个大爷一直在说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换做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其实很容易想到原因。现在大家都在手机上看新闻,还可以随意筛选自己喜欢看的内容,谁会去买报纸呢?而且我甚至都没有办法买报纸,我没有现金,我连想同情他一下都做不到。我忽然间觉得被时代所抛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就好比没有人看报纸了,也没有人用现金了,然而你却浑然不知。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洪流,顺者昌,逆者亡。”
众人沉默。
史湘澄忽然打破宁静:“你为什么当初没考北大?思想过程这么复杂,坐地铁买报纸都这么多感悟,不像清华理工死宅的作风呀。”
“人家这叫细心观察生活。”谢霜辰说,“优秀的创作都是这么来的。”
史湘澄白了他一眼:“没叫你发言。”
“除了顺应时代,还有这里。”姚笙用食指轻轻的点了点太阳穴,“知识和文化。以前学戏的大多没什么文化,师父口传心授徒弟死记硬背。后来新的思想和新的教育模式涌入了进来,大家都开始认字读书,再加上知识分子融入到京剧整体的创作和传播中去,几经革新,这才逐步有了今天的京剧。”
“那谢老板完了。”史湘澄说,“他率先被抛弃了。”
谢霜辰说:“那你得跟着我一起狗带。”
姚笙说:“没关系,这不是还有叶老师嘛?师弟提供想法和基础,叶老师可以把它转化为表达形式,一面传统一面新潮,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搭配。”
史湘澄说:“也是,夫妻搭配干活不累。”
这句话叫谢霜辰与叶菱二人都有一些尴尬,叶菱手托腮扭过头去佯装改稿,谢霜辰忽然拉着叶菱起来:“甭坐这儿改了,咱上台上去看看效果。香肠,开大灯去。”
“照不死你。”史湘澄吐槽了一句,起身去开顶灯。
他们各自拿着手机上去对本子,台上没摆桌,活动自由一些。姚笙和史湘澄充当看客,临时给一些观众视角的建议。
此时表演的段落中,逗哏需要学一段京剧,谢霜辰唱了两句,目光朝向叶菱,向上一抬,忽然就不动了。
叶菱打量谢霜辰:“怎么了?”
台下俩人也不知道谢霜辰抬着头发什么愣,便跟着谢霜辰一起朝上看。
“小心——”
一声巨响掩过了尖叫,叶菱再回神时自己已经坐在了地上,就挨着自己脚边的位置,是掉落下来的巨大灯架,上面冒着烟雾,叶菱眼看着下面缓缓渗出红色的液体。
“啊——!”史湘澄尖叫,姚笙直接翻上舞台:“师弟!”
谢霜辰被压在了下面,不省人事。
第三十九章
急救车在夜幕中的公路上呼啸而过。
叶菱与姚笙史湘澄等在手术室的走廊外,刚刚兵荒马乱,现在三人身上还带着血,姚笙都不知道自己怎么那么冷静地给谢欢打了电话,又几方奔波搞定了谢霜辰手术的事儿。史湘澄快吓傻了,叶菱弯着腰,双手撑着额头,看不见什么表情。
他一闭眼就是刺目的红色。
“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姚笙忽然说。
“嗯。”叶菱回答,“大姐呢?”
“欢姐在外地拍戏,连夜赶回来。”姚笙说,“我听她那声音也慌了。”
叶菱揉了一把脸,深深叹息:“我……我不知道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