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她这种高冷女高中生发懵的样子,还挺可爱。
冬川澈笑着捏了捏她的小脸,然后微微正色道:“我们的掌机如果能做出来,对SATE与山河集团来说的确是个好事,而且我们还成立了掌机的制作委员会,但人心不足蛇吞象。SATE与山河集团不仅想要拿到更低的抽成合同,他们肯定也是想入股我们的掌机板块。而在我们一切顺风顺水的阶段,我不会给到他们这个机会,因此,他们也希望我们的掌机出问题,到时候他们就能乘虚而入。”
冬川澈抽着烟,絮絮叨叨的说着。
虽然他像五年前的夏威夷游戏峰会一样,成立了一个【GO!掌机制作委员会】。负责华夏地区的审核、舆论以及销售各方面的山河集团,还有在日本游戏行业内具备非常强悍影响力,拥有日本本土最大以及欧美部分线下实体渠道,自身也有着庞大游戏库的SATE也加入了进来。
圣光社、SATE以及山河集团形成了三巨头的组合。但还是那句话,生意场上没朋友。
不管是逢年过节都会与冬川澈相互问候的SATE栗山专务,还是前段时间,才刚因为冬川澈教出了一批山河集团游戏制作人这件事,而特地打电话感谢,还送礼物过来的山河集团宝总。他们都希望【GO!掌机】在发售之初出现一些问题。
因为这个【GO!掌机制作委员会】并不是动漫行业里的那种制作委员会。
经常看动漫的人都知道,动漫在片头和片尾都会出现一个【XXX制作委员会】的字样。而这玩意儿,简单一些来形容,就是可以将其看成一个临时成立的新公司。
所谓【制作委员会】,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这部作品身上。
这是因为当初《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动漫制作组,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开发这部动漫。或者准确一点来说,因为当时日本的经济泡沫刚破裂没几年,整个市场上的投资人也都比较谨慎,根本没有几个投资人愿意一个人来承担《EVA》的全部投资,那样做的成本与风险太大了。
因此,《EVA》的动漫制作组想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将一部动漫的各个板块全部拆开,由不同类型的公司或者投资人一起来投资。
比如,动画制作公司负责具体的动画生产,出版社则可以利用自身的公司业务对该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广告代理商则负责寻找赞助商和广告客户,唱片公司负责音乐制作和发行,周边生产商则专注于衍生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不同领域的公司或者投资人来投资同一部作品,然后,根据各方投资的金额以及负责的领域,最后再进行利益分配。
比如负责周边生产的公司如果投资30%,那么正常来说他是能拿30%左右的分红,但因为这家公司主要负责周边生产,所以这部作品的周边产品产生的利润,这家公司就能拿到远超30%的分红。
这种模式,其实算是比较合理。
不仅能筹集到更多的开发资金,将蛋糕做的更大,同时因为所有与作品相关的公司都能拿到股份,因此所有的相关公司在做事时,动力都会更足。
这就好像去上班,如果就只拿每个月的固定薪水,那大多数人工作起来的积极性肯定就没那么高,可如果有额外的绩效,公司的产品卖的越好,绩效工资就越高,那上班族做事的动力就不同了。
甚至来说,他们都会自发的维护自己公司的利润,因为在有绩效的情况下,维护公司的利益,就等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老实说,冬川澈其实也希望拉上SATE与山河集团成立这么一个委员会。毕竟掌机行业的盘子太大了,而且他还希望用GO!掌机去撬一撬手游行业的基本盘。而这么做,又会得罪几乎所有吃手游渠道抽成的手机厂商,
压力巨大!
这压力大到什么程度?
只说IOS,苹果一家公司的市值就超两万亿美金,冬川澈这一百多亿美金的身价在他们面前,根本不够看。
当然,手游渠道抽成也不是手机厂商的主营业务,全球的手游市场规模也就只是一千亿美元,而且愿意用掌机替代手机来玩游戏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苹果手机一年出货量超过2.4亿台,而前世Switch七年才卖1.4亿台。
就算冬川澈把这个销量翻翻,其实也就是从手机那边翘点边角料下来,动不了手机行业的手游渠道抽成基本盘,那些手机厂商肯定不会直接找他冬川澈拼命,但这个压力还是非常巨大。
他冬川澈如果真的吃独食,最后一定会被多方围剿。
或者直白一点来说,这块蛋糕,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独自吃进去。因此,他冬川澈其实也是能希望去拉一些盟友,把蛋糕分出去一些,成立一个真正像动漫行业那样的【制作委员会】。
这样一来,因为进来的资本与人脉更多,不仅蛋糕能做的更大,他冬川澈自身的利益完全不会受损,甚至还能赚到更多钱。而且在抗风险、宣发以及销售等等这些方面的能力,也会大大提升。但